古代廉吏名言警句启思(3)

古代廉吏名言警句启思(3)

“吏人之物,一毫也不敢侵犯”

《菜根谭》中有句话:“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把它用在官吏收受僚属的贿赂上,最恰当不过了。吃人嘴笨,拿人手短。即使你原来是一个多么公正无私、睿智进取的人,再也无从施展了,因为下属们对你的尊崇感、信任感不在了,而是心生厌恶。廉吏们对此都特小心谨慎。

《北史》“儒林列传”载,石曜,居官清俭。北齐后主时,为黎阳郡守。时丞相咸阳王世子斛律武都出为兖州刺史,性贪暴。先过卫县,自县令、丞尉以下,聚敛绢帛数千匹相奉送。至黎阳,斛律武都令左右叫石曜及县官也前来奉送。石曜乃手持一绢,往见武都说:“此是老石机织所出,聊以奉赠。自此以外,皆须出自吏人。吏人之物,老石一毫不敢侵犯。”武都素知石曜清廉纯儒,内心虽老大不愿意,也不好指责什么。

“唯恐辱没祖先及家乡父老”

人的心中要有所敬畏。所谓敬畏,其实就是严肃认真,小心谨慎,防止出错。人不能没有敬畏,否则能干成事吗?廉吏们往往敬畏父老乡亲,敬畏祖宗先人,唯恐自己不够检点,犯了罪过,给乡亲和先人抹黑。按今天的话讲,这就是心中时刻装着民众。官员的是非功过,最终是由民众来评说的,敬畏民众是必须的。

《新唐书》“韦夏卿列传”载,韦夏卿,唐德宗贞元中年,官吏部侍郎。韦夏卿的从弟韦执谊,为翰林学士,尝受人金,有所干请,密以金置夏卿怀中。夏卿毁怀中衣而不受,说“吾与尔赖先人遗德,致位及此,顾当是哉?”即我与你凭借祖先遗德,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地位,哪能做这等事呢!于是韦执谊大惭。

《明史》“周玺列传附涂祯传”载,涂祯,初为江阴县令,明武宗正德初年为御史,巡按长芦盐场。时宦官刘瑾纵容私人贩卖官盐,又命其党羽毕真托人私自捕捞海物,侵夺国家商业之利。涂祯依法予以制裁。刘瑾大怒,假传圣旨,将涂祯逮捕入狱。在京中的江阴同乡人商议凑钱向刘瑾行贿,以解救涂祯。涂祯得知此信,坚辞不可,说“死耳,岂以污父老哉!”即我不过一死罢了,哪能以此污辱家乡父老呢?涂祯竟受重杖三十,死于狱中。

《周书》“裴侠传”载,魏正光年间,裴侠任义阳郡守,追随太祖征战,被任命为河北郡守。裴侠生活俭朴,为民着想,百姓官吏都很感激他。按河北郡旧制,应有渔夫、猎人三十人供奉郡守,还配有三十人为丁夫,供郡守驱使。裴侠说“以口腹之欲来役使别人,我是不干的。”于是,裴侠全部撤掉这些人,不让他们为自己干活,而为官府买卖马匹。日积月累,马匹竟然多得成群。离职之时,什么也不要。百姓颂扬他“肥鲜不食,役税不取,裴公清惠,世上典范。”

裴侠曾和众多牧守一起拜见太祖,太祖令裴侠站在一边,对其他牧守说“裴侠清廉谨慎,一心为公,为天下第一,今天众人中如有同裴侠一样的,可以同他站在一起。”众人都黯然无声,没人敢接话。太祖于是厚赏裴侠。朝廷内外都表示叹服,称裴侠为“独立君”。当时有些同朝为官的族人讥笑他说:“人生仕进,应当生活富裕,名望又高。像你这样清苦,究竟想干什么?”裴侠答道:“清廉是为官之本,节俭是修身之基。况且我们是大族,世代都能成就美名,所以应当做到这样:活着,被朝廷称赞;死后,流芳千古。如今我侥幸以平庸之才,承蒙特殊的恩遇,我安于穷困,并不是为了追求虚名,而是志在自我修养,恐怕有辱先人。我这样做反而被讥笑,还有什么话说?”讥笑裴侠的族人都惭愧而退。

“安身存正在于无私寡欲”

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要节制。荀子就说过“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即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否则就会像程颐所说的那样“一念之欲不能制,而涡流于滔天。”就会贪得无厌,奢侈挥霍,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精神颓废,人格低贱,到头来必然是“欲而不知足,失其所有欲。”因为贪欲过多而遭致毁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置于社会的风俗、道德、法律、习惯、规范、纪律的管治之下,强化自我约束,做到少私寡欲。

《晋书》“潘尼传”载,潘尼,西晋文学家,以文章知名,生情稳重恬淡,不与人争利,安心研读,专志著述。著有《安身论》,以铭其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盖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简言之,就是“安身存正,在于无私寡欲。”即要想保全自身的正直,关键在于无私寡欲。潘尼所处时代正值“八王之乱”,朝廷多变故,身为侍中、中书令,职居显要,能从容应对,后病归故里,得以善终。

(作者原单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