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难在哪里
“医院去行政化是一个老话题,谈了很多年始终没破题,因为事业单位的行政化管理是一个体制病。”陈觉民说,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没有放在《决定》关于医改段落说,而是放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部分讲,可见它牵扯的是整体上的政府职能转变。
谁不愿意去行政化?陈觉民认为,首先是行政管理者。行政管理和监督管理不同:有了行政化,基本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引进、资金使用等所有涉及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权都归政府相关部门,医院的院长、书记要到政府部门去汇报工作,部门发个指令医院就得照办,出现了问题政府只需要追究院长的责任;而监督管理却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到医院去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问题。其次,“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决定社会要通过官职大小、职位高低来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不是看事业上、专业上的作为,很多个人待遇和医院发展资源的获得都与行政级别挂钩,因此,医院管理者也不愿意去行政化。(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庄一强表示,去行政化总是“听到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难就难在利益格局的调整。很多医院院长表示,现在提出取消行政级别,还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做。
“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不愿意去行政化时,就是我们的顶层设计出了问题。”陈觉民说,医院的行政级别看似很容易去掉,但是如果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多政策不改变、政府管理做不到简政放权,去行政化仍然会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几年前,云南省红河州曾经下决心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但由于政策不配套,问题接二连三出现,改革最终搁浅。
顾昕认为,正是由于公立医院改革的顶层设计没有对去行政化的各项要素加以明确,各地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基本上是在“再行政化”和“去行政化”之间摇摆,有的地方推出了一些促进公立医院法人化的举措,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则继续维持甚至强化已有的行政化体制和机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