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回归城市社区

养老:回归城市社区

核心提示:11月17日,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的中国城市养老模式国际研讨会暨2013年第二届哈尔滨香坊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会议得到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中国绿色养老住区联盟、新松研发等机构或单位的大力支持。

养老山庄、养老院或是高端养老机构的概念随着养老难题的步步凸显而日渐升温。然而,在一些养老院为一张床位“挤破头”的同时,近日长沙、南京、唐山等地却屡有闲置的养老项目陆续曝光。

事实上,这些项目闲置并非硬件落后,相反多是投巨资兴建而成,条件设备一流,但就地理位置而言,这些项目却多远离市区。在对此进行分析时,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工作委员会主任谭庆琏指出,强调养老,并不是一定要把老年人送到郊区的养老院,或者是开发若干个大型养老主题房地产项目。养老不是孤立的经济问题,它一定是复合的社会问题。

11月17日,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的中国城市养老模式国际研讨会暨2013年第二届哈尔滨香坊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会议得到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中国绿色养老住区联盟、新松研发等机构或单位的大力支持。在首次由政、学、研、企业、媒体共同搭建的养老产业研讨平台上,谭庆琏表示:“我们之所以强调‘城市养老’,一定不是让老人脱离城市,脱离社区生活。城市的多元发展离不开养老社区的开发建设,也需要更多地整合养老、护老服务。”

养老模式再考

养老项目的冷热不均并非危言耸听,一方面随着空置项目的陆续曝光,资源浪费、打旗圈地的弊端开始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却有大量老龄居民无法享受到养老服务。据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养老产业研究所所长陈首春介绍,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是21.5张,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可提供400多万张床位,但据其了解,自2008年到2012年,空置率却逐年上升,部分地区甚至达到30%以上,这种问题在大城市更为严重。

谭庆琏引用数据表示,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12%愿进养老院,且前提是生活不能自理,这与我国特殊国情有直接关联。“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法国用了115年,英国用了66年,美国用了45年,而我国仅用了18年,养老问题在我国是集中爆发。”另外,随着“421”家庭结构逐渐成为社会主体,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抚养比高等老龄化矛盾突出。老龄化现象将对国民经济和全社会构成重大影响,同时国际上并没有能够照搬的应对办法可以复制。

“最好的养老方式是对既有生活的延续。”正如陈首春所说,针对我国基本国情而言,居家养老相对投入少、效率高、覆盖广。其优势是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解决老人低成本、高效率的养老问题。因此,今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明确指出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根据“9073” 即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 的养老模型设计以及我国人口总数过于庞大的现实,对“城市养老模式”的探讨因此也愈发被各界所关注。

哈尔滨市副市长曲磊介绍说,该市正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养老模式,从目前来看,工作重点在于增加服务设施、培育专业的服务团队和制定养老服务政策。“我们尝试了社区养老模式,力图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也加强了对老人和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和服务。下一步讲继续研究统筹发展机构服务,加快发展老人助理康复服务等。”

新松地产董事长牛晓荣也认为,如果从老年人的退休生活需求来分析,他们一是需要社会圈子,二是需要子女陪伴,因此,新松地产提出了“社区跨代混居配建”模式。“当前养老需求已经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求。城市养老模式的探索,也是在帮助年轻人找到一种途径来缓解压力。”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