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话题与冷思考 (4)

热话题与冷思考 (4)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对话

至于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消费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早在这次危机之前就不断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次次发生。进入国际垄断阶段后,那些生产能力早已过剩、产品市场早已饱和的所谓传统产业,部分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部分停产或改行。这次危机中,仍有一些产业部门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因生产过剩而陷入危机,但主要是大量资本流入金融领域,重点是房地产次债,导致美国房地产次债泡沫破裂,从而引发了如此严重的全面金融危机。过去二三十年来,政府实行新自由主义,金融市场失去监管,金融资本大肆扩张和无限膨胀,以致与实体经济脱离,并以衍生品的形式到处泛滥。大银行、大金融机构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大量普遍民众被卷入这一非理性的投机浪潮中,直到危机爆发,人们才如梦方醒,纷纷指责华尔街那些大银行为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而为数众多的家庭为此丧失了多年积蓄的财产,并且大量负债。还在2007年,美国人除住宅负债外,仅消费债务就高达14万亿美元。

其次,当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国际关系方面有更新的发展和变化。过去是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和瓜分殖民地而斗争,其中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而现今,这方面的矛盾也变得更加复杂。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已取代了从前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实力更进一步跳跃式增强,成为远远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超级大国。从此,美国就力图以其超强实力称霸世界,这就产生了超级大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成为发展中国家,美国以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价值观等多种手段大力向这些国家渗透和扩张,这就产生了超级大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中国、印度、巴西等大国的实力和影响更为增强,美国与新兴国家的矛盾逐渐凸显,这表现在经济上美国为与新兴大国争夺世界能源和其他资源产地、争夺市场和投资场所展开激烈斗争。这次金融危机后,霸权力量更显衰落的美国在战略上决定“重返亚洲”,把蓬勃发展的亚洲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重点。为此,它拉拢东亚、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其盟国日本,企图围堵和遏制中国。在军事上,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二战后,美国与原苏联为争霸世界而矛盾激化,表现在两国全力以赴加强军备竞赛,“冷战”不断升级。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但原苏联的主体俄罗斯经过痛苦的转轨,国力得以恢复和加强,美国与俄罗斯的矛盾又逐渐显现,表现之一是在这次危机前,美国曾在以俄罗斯为主体的独联体国家发动一系列“颜色革命”,以图把这些国家拉上美国的战略轨道。另一表现是金融危机后,美俄两国在中东、北非的一系列国家,特别是伊朗、叙利亚、伊拉克以及阿富汗等国问题上,态度相左、互相掣肘。美国宣称“重返亚太”后,俄罗斯对亚洲地区的关注也在加强。

再次,从当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多方面的复杂化新发展以及由此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冲突和摩擦不断的情势中,还可看出,当今主要矛盾是超级大国美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而且美国是这些矛盾的主要方面。当然,这是就世界整体而言,在世界各不同地区,矛盾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例如在东亚,日本在安倍晋三当政后,急切要求修改宪法,争取拥有“集体自卫权”,大力加强军备,把自卫队改为国防军,强词夺理地一再否认其侵略亚洲的历史,并企图占领我国的钓鱼岛,宣扬“中国威胁论”,拉拢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构筑对中国的包围圈,妄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重温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日本右派向错误的方向前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和支持,但已引起亚洲许多国家的警惕和不安。在这一地区,日本右派势力与东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在迅速激化,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矛盾。

最后,当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发展表明,虽然这些矛盾错综复杂,有的地区表现得十分尖锐,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任何国家也不可能脱离世界;因此,尽管矛盾多端,但一般说来,难以相互绝对对立、断绝往来,而必须加强平等协商,争取合作双赢。这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所规定的,也是中国等许多亚洲国家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倡导的,更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所拥护的。当今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三、危机后资本主义何去何从

▲此次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多种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危机后复苏的迟缓无力,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许多国家面临的罕见的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欧盟国家群众出于对现状不满而举行的大规模抗议游行活动和美国发生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未来深感关切。

◎2008年以来的危机对资本主义制度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受到广泛的怀疑,资本主义将何去何从,再次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当前关于资本主义走向的讨论中,有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这是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方案。在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时代,这种方案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在现在,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已经声名狼藉。事实是,国家干预不仅是当代资本主义存续的必要条件,更是资本主义在危机中维护其利益的最现实有力的工具,国家干预不仅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还有可能在危机中和危机后进一步加强。这就意味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已丧失了其存在的历史条件。

二是国家干预资本主义。这种方案认为,通过适当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货币政策,能有效地解决全球性经济衰退,重新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实际情况是,自危机爆发后到现在,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大力度的常规和非常规救市措施,这些措施虽然防止了金融和经济的崩溃,但并未引导全球经济完全走出危机,相反却带来了主权债务危机等一系列新的矛盾。

三是民主社会主义。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政策的实质是要改变资本相对于劳动的强势地位,实现资本与劳动的合作与和谐,解决需求不足的危机。然而,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资本的信息化、金融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大大增强了资本对劳动的控制力,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已经形成,劳资和谐共存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改变“资本强势”的生产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和实现劳资关系的再平衡几乎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完成的任务。

四是工业资本主义。鉴于金融资本盲目膨胀的巨大危害,欧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再工业化政策,力图通过监管制度改革和新兴产业政策来平衡国内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定程度的去金融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但是,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相当大的困难。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的最高级历史形态,金融资本主义是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历史替代,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因此,金融垄断资本对国际、国内的统治很可能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五是社会主义。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兴盛,当时许多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纷纷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经历了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收入两极分化、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和经济停滞、社会动荡之后,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社会主义倾向的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席卷欧美的“占领华尔街”、“占领伦敦”等运动打出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行不通”、“资本主义正在衰亡,社会主义是替代”等口号和标语,也道出了发达国家民众的心声。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毫无疑问,这一趋势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社会历史前提和主客观条件,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

总的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目前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其自我调整的空间越来越小,手段越来越少。从技术上看,信息化的发展导致了资本对劳动的强烈排斥,资本主义发展日益表现出产业空洞化和无就业式增长的特点;从所有制上看,资本的虚拟化意味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历史合理性正在丧失,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从资本形态上看,金融资本是资本运动的最高级和最纯粹的形态,资本的运动摆脱了物质形态的束缚而与生产过程日益脱节;从空间上看,资本的全球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了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发展上已达到了极限。面对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我们看到,无论是新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还是福利资本主义,都显得无能为力。实行新自由主义,则难以解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失业、经济危机和贫富分化等严重问题;实行国家干预主义,则会损害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损害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力。实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则会加剧经济衰退、恶化失业问题,实行刺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则会加剧债务危机、扩大资产泡沫,同时对于解决生产过剩和失业率问题也无大的帮助。面对这样的困境,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强大的金融、政治和军事实力,甚至不惜发动战争,维护本国利益,对外转嫁危机。事实一再证明,资本主义国家用来解决危机的种种手段,只能使这些危机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交织、自由主义的危机与国家干预危机并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不可避免的后果,也是资本主义走向衰落的历史征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