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争议问题,共发现31处“错误”
彭老师还认为,新版课本中也存在一些争议性的地方。最典型的例子是,彭老师在词典中只能查到“温故知新”这个词语,而没有“温故而知新”这个词语。“但是新版课本53页第10课《〈论语〉十二章》的课后练习第三题却将温故而知新归类为词语。”所以他认为“温故而知新”是否归类为词语有待商榷。
诸如此类,彭老师在课本上共找到常识性错误2处、知识性错误1处、与《课标》规定不符的5处、争议性话题2处、语法错误3处、系统不严密4处、未按照《课标》要求编写3处和其他低级错误11处。
声音
明显错误有但没有那么多
据了解,一些家长也发现了类似“沐浴”写错这类错误,他们担心教科书中的错误是否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
“错别字是有的,有些年代也值得商榷。”一位老师说,“沐浴的沐,是错的,是硬伤。标点符号没有配套使用,也是硬伤。”
不过,对于彭老师提出的其他错误,这位老师认为属于个人的不同见解。“比如关于作者标注的文章的写作时间,在教材上标注出来,应该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她说,“我讲课时特别让学生们看写作日期,让他们了解当时是什么样子。”这位老师表示,尊重作者很重要,即使文章里有不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呈现给大家,包括作者的错误。
对于是否完全按照课标进行编书,这位老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课标是一种文件性质的东西,不是编教材的标准。”她认为,只要目标与课标保持一致,具体的实现形式可以灵活多变。
“真正能够拿出来让人教社改进的应该有几处。”这位老师说,能够发现这些错误是好事,有助于教科书的修订。
微言大义
@头条新闻:不要总是说国学重要,专家呀请好好看看孩子们的课本吧,别出错呀!9月份开始使用到现在才发现,耽误了多少孩子!我们还告诉学生——课本的最标准,难道要推翻这句话?看看自己孩子的课本,真的“沐浴”错了,还好老师给改了。
@破茶壶煮饺子:语文课本都能出这么多错,还有什么是靠谱的?
@丐帮首席长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能因小错而贻误子孙后代。该罚!
@loving--SR:一切向钱看~有多少错误不关我事,钱到手就好——这估计就是他们的逻辑。
@黑白小大人:说好的责任心勒?这是改革不重视思想教育的结果。
为“状告语文”的“较真儿精神”鼓掌
人教出版社,被老师告上法庭,笔者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果不是这位彭老师的及时纠错和提醒,我们这些普通读者还真很少注意,一向以严谨著称的人教出版社所出版语文书当中,竟然也错误百出,存在这么多瑕疵。我们真应该为这位认真负责、敢于向权威出版机构“较真儿”的教师鼓掌。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罢休。这位彭老师通过他的认真精神,将语文课本中,这些明显的错误和争议一一罗列出来。即使对一向权威的人教社也毫不留情,及时曝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