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师“状告语文”是对教育的拷问(3)

【案例】教师“状告语文”是对教育的拷问(3)

笔者认为,这位彭老师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文化啄木鸟”,他对人教出版社进行锱铢必较的挑错,其意义不仅仅是对人教出版社工作作风的善意提醒和鞭策,更是一种求真、求实精神的彰显。他时刻提醒我们普通读者,对文化及文字要有敬畏之心,特别是作为文化教育的出版机构,更要严格自律,用好文字,纠正出版物中谬误,提升文化敬畏感和庄严的文化意识。这不仅关系到文化教育的出版机构声誉,更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教育的延续和传承。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在现代的法治社会,多数情况下已不需要这么悲壮,但是在社会契约下,在法的精神下,这些较真儿的人,仍值得尊重。只有锱铢必较、求真、求实,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锱铢必较、求真、求实,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完美。当下各行各业,缺少的不正是这种锱铢必较、求真、求实的敬业精神吗?

一本语文书30多处错误权威性何在?

为了语文课本上的错误,将出版社告上法庭,还是鲜有所闻,这种敢于较真的精神值得敬佩,同时也是公民精神的体现。不管这场官司的结果如何,单就这一举动,就足以令人动容。

谁都明白,即使这场官司打赢,彭帮怀老师也不过只能获得一些诸如道歉之类的精神奖励,不会有多少物质层面的收获,但其带来的积极作用决不可低估。

首先是作为中学语文课本的出版方,再也不敢随意糊弄学生,因为毕竟现实中还有像彭帮怀这样勇于求真的老师存在;其次是以后的中学语文课本会变得更“干净”,再也不会出现把“沐浴”的“沐”字的左边写成“术”字的低级错误。所以,从这个角度审视,此事对整个教材出版界都是一次有益的震动。

其实教材的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讲,要远比老师大,因为教材毕竟是经过专家们审核通过的,老师有可能记错的时候,当学生产生疑问时,首先信任的是教材而不是老师。教材好比是学生心目中的《新华字典》,所以,在出版时应该慎之又慎,对其错误必须采取“零容忍”。

一本中学语文教科书,总共不过几十万字,出现这么多的错误着实让人难以置信,其中的编审人员到底负了那些责任,不能是只图挂个名,拿点钱,吃点饭就算完事,而不尽审核之职。与其这样不要也罢,也能节省不少出版经费。

虽然一些老师认为,课标是一种文件性的东西,不是编制教材的标准,只要目标与这个课标保持一致,可以灵活多变。但对此观点笔者实不敢苟同,因为即使是文件性的东西,也应当精益求精,更何况还是教材。

语文教材是学生识文断字的母体,所以与此相关的工作绝对马虎不得,如果错误百出何以担当此任。因此,在做学问上,我们还是希望像彭帮怀这样的老师多些,再多些,如此,才是我国未来教育之幸。

“状告语文”给垄断教材提了醒

语文教材,又登上新闻了。继“删鲁迅”、“删水浒”、“文章不属名”、“抄袭国外作品”、“捏造英雄故事”等问题之后,关于语文教材,又出现了“硬伤过多”的严重性错误。需要明确的是,这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教材,不是“找碴游戏”的素材。本着为中学生负责的态度,也本着自己对于语文学科建设的认真负责态度,这位教师起诉了出版社和书商,也算是对垄断发行的教材提了一个醒——教材编撰必须要小心认真,让广大老师和学生使用,也意味着有无数双眼睛在监督。

我国教材的发行出版和订购早已在形式上打破了垄断。注意,仅仅是形式上,而不是实质上。早在2005年,国务院便印发了《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修订)》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修订)》。这两个办法对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的招标投标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但是,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这样一块肥到流油的大肥肉,不是任何一个出版社都能抢得到的。更何况,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也仅仅是在试点进行了改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