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气息太重
大四女生周宣含也参加了这次女神评选活动,她表示,“我理解的女神不是一种高高在上高傲自满的,而是心地善良、清新自然的女孩。参加这次比赛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否符合这个标准。”不过比赛结束她发现,比赛标准与自己对女神的理解完全不同。
女神奖学金大奖最后由来自物流学院的2013级侯宇同学获得,获奖后,侯宇直言“只是过来看看,没想到会拿到这个奖学金”。
记者了解到,“女神奖学金”活动是由国内某化妆品网络零售商冠名赞助,北师大珠海分校A m elie化妆协会承办,其实质上只是一场现场妆容大赛,而并非宣传上的同学们所认为的奖学金比赛。这次活动为全国高校巡展—珠海站,该活动将经过包括天津、大连、杭州、重庆等12个城市36所高校,通过现场妆容大赛评比校园女神。
对于这次活动,A m elie化妆协会会长温碧芬向记者表示,她认为此次活动商业气息太浓,而且对同学们存在一些宣传上的误导,对于这样的活动方式和理念,自己并不认同,而且女神评比规则也并不公平,今后在承接活动上自己将会注意。
争议
为什么不是品学兼优者?
此次活动也引发了另外的争议:拿奖学金的理由是“长得好看”,而不是“品学兼优”,是否合适?主持人现场提问参赛的女神候选人时,她们几乎全都表示会拿这笔钱来请客吃饭、买新衣服,而这个商业活动与学习毫无关联,“励志奖学金”的说法有所失实。
对于这一点,温碧芬表示自己也意识到了,“其实就是奖金,谈不上奖学金”。不少同学也认为,“女神”“奖学金”几乎都与本次活动并无太大关联,“只是商业噱头”,“吸引人的不过是5000元现金而已”。
北师大珠海分校传播学教师也对该活动表达了不赞同的意见,他表示,用“励志奖学金”这种营销策略和产品本身的定位本身并不合适,反而容易招致反感。不过,也有同学认为,这样的活动也有一定的好处,至少给女生们一次展示自己魅力的机会,让不自信的在校女孩学会简单的化妆知识,获得自信,而且不少学生确实领了不少免费的实用奖品。
高校设女神奖学金奖励“女神”别以奖学金名义
女神奖学金最好别太过
类似于“女神奖学金”的商业运作,校园中并不鲜见。比如,游戏商家为了提升游戏热度,就经常搞游戏竞技大赛。诸如此类的活动,可以丰富校园生活,给学生带来快乐,也是正常的校园文化现象。不过“饭吃七分饱,水解三分渴”,任何事情都应当有个度。
女神奖学金之所以引起热议,最大的争议焦点无非是,该活动对青年人的成长能起到积极影响吗?选女神,说到底无非就是拼容貌、拼基因。读大学主业在学习,其存在逻辑是“知识改变命运”,而女神评选呈现出的取向是“爹妈决定未来”,两者背道而驰。
大学生活,确实不应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而应是多元价值的熔炉,它向社会敞开一个口子倒也无妨。但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进校园,进了校园后应该框在何种尺度内,都应有个谨慎评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