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省委党校巡视员、教授
周治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规定,依法治国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三者的有机统一,既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又切合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如何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呢?首先,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坚持党的领导不是将什么权力都集中在党的各级组织手里。当前的迫切任务,就是要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带来的对政治权力的配置、运行的新要求以及政治发展可能的新变化,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一是按照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明确区分党的各级各类组织在不同工作领域的职责和任务;二是大力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根本制度作用;三是大力加强各类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经济组织、街道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其次,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必须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安排方能落实。一是要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二是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三是要推进和发展基层民主。再次,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以宪治国,维护宪法的权威。党的各级组织首先要带头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违宪审查机制,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三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四是加强司法民主建设。五是完善人权保障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面临机遇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沈茂英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仔细阅读《决定》,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而言,至少有以下几大机遇: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的产权基础。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是重点生态功能区最富集的资源。确权可以有效化解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通过纵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使产权主体受益,使自然资源的市场定价成为可能。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决定》关于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使资源价格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应,对自然资源富集的生态功能区无疑是重大发展机遇。
发展环保市场使重点生态功能区有机会参与市场竞争。环保市场的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可通过参与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市场交易,获得持续的发展资金并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建立纵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更加清晰和明确了,而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也更加清晰。这就意味着,重点生态功能区将通过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获得生态补偿而获得发展资金。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积极实施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制度基础。《决定》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重点生态功能区就是要根据生态功能定位,将保护好自然资源与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生态产品价值获得纵横向生态补偿。我省半数以上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我们能够减轻经济发展压力,增加发展生态资源产业的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