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二为”思想的当代演进与理论思考 (6)

毛泽东“二为”思想的当代演进与理论思考 (6)

第二,要注重探询经典论断后世传播的思想脉络,挖掘经典论断中蕴藏的普适性内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学习经典理论的意义不在于搞教条的注释,而在于深刻地把握经典理论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如此,对“二为”思想的深度把握同样如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二为”思想无疑具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意蕴。在“为政治服务”思想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最高价值理想的主导地位从未动摇;在“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一贯坚守从未改变,这些都是毛泽东“二为”思想后世传扬的生命力所在。经典论断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在于其理论本体中蕴藏着某种普适性内涵,某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典范性思想,在对经典论断后世传播的思想脉络进行理论探询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普适性内涵,必将有助于为经典论断的后世传播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托。

第三,要看到经典论断的时代局限性,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理论延展,为经典论断赋予新的理论生机。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看到:“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个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后世是前代的延续,然而面对“完全改变了的条件”,后世对前代文化遗藏的利用也必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必要的发展与创新。从“为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从“为社会主义服务”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乃至“和谐文化”思想,毛泽东“二为”思想的意识形态之维经过党的历届领导集体的理论拓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为工农兵服务”到“为人民服务”,从“为人民服务”到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直至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随着时代向个体价值本位的日渐倾斜,毛泽东“二为”思想的人本之维也发生了相应的理论新变。毛泽东“二为”思想虽然具有经典和经久的理论价值,但任何经典论断都难以摆脱自身的时代局限性而获得恒久不变的理论适用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立足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完全改变了的条件”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创新,进而为毛泽东“二为”思想赋予了新的理论生机,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党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毛泽东的“二为”思想,这样一种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经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历时性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仍然占据重要的文化导向性地位,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论题。对经典理论的发展轨迹进行整体梳理,对经典理论后世绵延的思想路径进行必要的理论思考,必将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沿着一条正确的、充满生机的理论路径走向深入。时代在变,对于经典论断的理论总结也不会止步于此,对毛泽东“二为”思想当代演进脉络的梳理还将随时代的推进延续下去,正如马克思在给纽文胡斯的信中所说:“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但是,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虚无缥缈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经典理论期待历史环境的时代性变迁为其提出新的时代命题,经典理论中蕴含的普适性内涵也将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得以绵延,理论正是在与实践的交错对话中沉淀为经典,对经典论断的传承和探索也将随时间之流向前推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