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一二十年前开始注意加强文化交流,近年更是如此。与经贸、金融、核电等领域相比,文化交流对发挥中国影响力具有特殊作用。英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多,而文化交流是实现中国软实力在英国‘着陆’的有效途径。”宋明江说。
(图片:12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共同会见记者,介绍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成果。)
成立全球性媒介联盟
根据中英有关机构2日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成立并参与全球数字媒体娱乐联盟,以推动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全球层面信息互享,促进彼此间贸易、联合制作及其他形式的合作,并提供政府、监管机构及融资方面的资讯。
中国产学研投融资联盟副秘书长孙飚表示,由中国民间组织倡导设立的这个全球性联盟,旨在为中外企业、高校、研究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为金融机构提供具备投资潜力的项目,搭建产学研资源与金融资源密切合作的平台。
“二十年前,日本实现了娱乐媒介的电子化,造就了日本的电子产业;现在,所有娱乐媒介都实现了数字化,我们也需要不断推进产业创新。”他表示,由中英双方共同发起成立这一联盟,将为两国有关产业发展开辟新的平台和空间。
开展核电实质性合作
李克强与卡梅伦会谈时提出,中国在核电、高铁领域拥有安全的技术和较高的性价比,两国加强合作前景广阔,并可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卡梅伦表示,欢迎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支持中方参股甚至控股英核电建设项目。
事实上,今年10月,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访华期间就表示英国积极欢迎中国核能企业投资英国核能建设。中国与法国核能企业也正探讨联手在英投资兴建核电站。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中国的核电企业拥有一些世界先进技术,自主化程度也有很大提高,到国际上发展具备很好条件。英国多年没有兴建新核电站,希望发展低碳经济,双方正好契合。
“英国是一个发达工业化国家,对核电运行有着严格管理,英国的核项目搞好了,对中国参与其他国家的核电建设运行项目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周大地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