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需党政同责(7)

环境保护需党政同责(7)

首先要增强基层执法力量。环境保护事关重大,涉及基层的每个角落。而基层的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在乡镇的有编制的执法人员要么没有,要么很少。在西部的一些省市,相当缺乏环境保护的专业人士。这与环境保护的专业监管定位不符。基层应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增强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力量,特别是公开招考一批专业人才。

其次要保证信息畅通。在这点上,可以借鉴北京市安监局的经验。北京市安监局通过4个刊物来保障监管的事先和事后知情。第一,市局每个工作日制作《安全监管动态》,并将这一动态抄送给国家安监总局、市委市政府领导、各区主要领导及各区县安监局,使他们对于每天的安监情况都有统筹认识。第二,每个工作日制作《每日舆情》,汇总全国各地媒体报道的与安监领域相关的信息,了解媒体对本地区及其他地区安监工作的评价。第三,每个工作日制作《值班日报》,传达上级的要求,记录事故和事故调查处理信息。此外,还编制《举报投诉信息》,记载受理的投诉信息和处理结果,分析事故和隐患的特点与规律。

再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全员培训。环境保护的全员培训工作应由党委、政府一直延伸到村、社区和所有的企业。村委会和居委会中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人员也要接受政府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乡镇街道和村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学环保、会环保,并能管环保,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落到企业和社区,使企业和社区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得到落实。

此外,还要加强车辆、通信、取证和执法防护用品等环境保护监管装备的配备工作,使环境保护监管责任有条件得到落实。

党委统一领导 细化责任分配

党政之间的党政同责

2013年3月,河南省三门峡市实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监管的环境保护工作格局。三门峡市提出实行市委常委包县(市)、区,一事一案都要责任明确到单位、到人,做到事事有结果、案案有着落。这一要求强调了党委的责任,并把这一责任排在政府责任之前,是现行监管体制的重大创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