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价值

湖南: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价值

——试论“人口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化带有规模城镇化的特点,即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做大经济总量和承载投资为主要目标、以土地批租为重要手段。这种城镇化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而“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发展则是“人口城镇化”的关键所在。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为,加强“人口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落实对人的文化关切,切实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发展。

——“人口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城镇化带有规模城镇化的特点,即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做大经济总量和承载投资为主要目标、以土地批租为重要手段。这种城镇化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实践证明,在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建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部经济环境长期低迷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缺乏新的动力和方向的状况下,我国必须实现由规模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从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

“人口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人口城镇化”能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增长;能够带动工业化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形成服务业发展大环境;能够牵引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并对实现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当前形势下,主要服务于经济增长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已难以为继,“人口城镇化”可说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民工精神文化发展是“人口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人口城镇化”重在以人为本,其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在全国2.62亿进城农民工中,“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60%左右。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应以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为主体。“人口城镇化”,则应由偏重城市物质形态扩张提升,向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不仅要转移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要使人的能力和素质与现代城市文明相适应。无疑,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发展已成为“人口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从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在“人口城镇化”建设中,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不仅要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其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市民精神。新生代农民工只有加强精神文化建设,适应“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要求,逐步实现由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形成现代市民意识,全面融入城市生活,才能实现安居梦、创业梦、市民梦。

——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发展的有效应对之道。

首先,要从制度设计和安排上创造有利条件。要从适应“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出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体系,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实施相关配套政策。例如,建立系统化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发展经费保障机制等。从而避免农民工遭受不平等待遇、形成精神心理障碍。

其次,要从人文关怀和融合上优化社会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人口城镇化”发展理念,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文化观,并从法律、政策、心理等方面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支持和关怀。建构相互尊重的话语环境,加强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建立适应“人口城镇化”要求、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体制,在促进民主管理、畅通诉求渠道等方面多做工作。

第三,要从消费供给和服务上提供可靠保障。要努力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采取易于接受的形式,“量身定做”文明服务措施,依托企业和社区,把文化服务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结合起来。使各种文体设施向农民工开放,让他们有报读、有电视电影看、有广场文艺晚会可观赏,尽力满足其个性需求。

(本文系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的缺失与发展对策研究》成果,执笔:湖南商学院教授 彭焕才)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