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提出,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述和要求提出来的。
我们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是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在2008年12月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再次强调:“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20]所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入人民大众,用以武装头脑、坚定信念、指导实践和行动。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1],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列起来。此间及随后,我们党反复讲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对象、任务、原则、方法、途径等予以详尽阐述,进一步指明了大众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从我们党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之后的思维轨迹和实践努力中,可以看出:一是我们在当下讨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主要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党的十七大为发端,以我们党自觉而明确地提出这一任务并积极推动这一进程为起始;二是由以肇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主要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来呈现的,其重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是紧密相联的,大众化既被融入到中国化的整体进程之中,同时又显现出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任务。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既包括理性化了的观念认识,更紧扣人民群众的关切关心,直指现实存在的成就与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内容,但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切记不能囫囵吞枣、照本宣科,不能形式主义、教条八股,也不是拿来装门面、做样子,关键是把握立场、抓住精髓、运用方法、活学活用。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2](恩格斯语)而从不断发展丰富了的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看,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抓住了精髓和灵魂,就抓住了毛泽东思想的根本,也就能够运用于实践与生活。只有这样来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如邓小平所说“并不玄奥”,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23]。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主要是在掌握方法和精髓上下工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