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外交:抗衡中国走入死胡同(3)

安倍外交:抗衡中国走入死胡同(3)

“再平衡”的经济支柱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TPP原由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四个小国发起,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协议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该协议的重要目标是建立自贸区。2006年,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相继生效。

2008年2月,美国宣布参与。次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借助TPP的已有协议,美国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欲全方位主导谈判。自此TPP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在此过程中,美对日本施压,要求其加入TPP谈判。日本要不要加入TPP,这个重要问题于是提出。由于日本国内阻力甚大,支持和反对两股力量相持不下,以致该问题迟迟未决。

美国为抬升TPP的地位和分量,自然希望乃至迫使日本参加TPP谈判。而安倍为换取美支持,决定积极推进加入TPP谈判,在战略上取悦美国,拉紧对美关系,同时也借以推进国内改革,因此有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的作用。由此出发,安倍政府努力克服国内利益集团和有关政治力量的反对和阻碍,强势推进,并在内阁府设立跨部门工作班子,提出建议和方案,具体参与谈判。然而,农产品、乳制品等市场开放在日本属于十分敏感的问题,日在TPP的“达标”上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它是否能够获得某些例外,仍在谈判的过程中,并不明朗。

不过,超级大国美国也是现实的,对于中国的崛起它不能不给予特别的重视。在加州阳光之乡举行的习奥会,中美元首在一起的时间达到八个小时,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变化了的力量对比的一种承认和确认。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固然会对日本有所倾斜,强调条约义务,声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然而,美国又不会因为日本是盟国而对日本有求必应。随手可举出的例证包括:安倍2月访美期间,奥巴马对钓岛之争表态谨慎。新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11月在乔治敦大学发表首次亚洲政策讲话,其中未提及中日岛屿之争,这令日本备感失望。但美国在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的表态,又令日本较为满意。中美日三国之间这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还会纠结下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