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安倍固执己见,由此可见日本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事到如今仍然还不适应。其实,力量对比的变化是大势所趋,今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最终超越美国已是一种越来越大的可能性。到那时,日本也许不得不心服口服,依其“与强者为伍”的外交传统而作出调整,这必将成为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会低吟徘徊,苦思未来的出路,不断作出很不情愿的取舍。
说到底,日本需要在变化了的世界上重新定位自身。
日本崛起底气不足 需要重新定位自身
可以肯定,日本如日中天的势头已经不可能重现。美国知名日本问题专家肯尼思·派尔曾谈论过“日本崛起”现象(2008年他出版了以《JapanRising》为书名的专著),《时代》周刊在今年10月出版了以“日本崛起”为封面主题的一期,但谈来谈去总归底气不足。安倍高喊“日本回来了”,听众终究有限,人们也不觉得真有这么一回事。就其国力而论,日本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多半是一个二流大国或中等大国,或许在中等大国中占居首位。情形有点类似今日的英国,仍然富足,仍然保有自身的影响力,仍然可以吃点老本,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下滑是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所不同的是,英国在人们的质疑声中还保持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的地位,吃着二战胜利国且为大国的老本。而日本若硬要“争常”,怕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仍然空手而归,这并非明智之举,还不如急流勇退,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寻一个合适的位置。
那时的日本,仍会有自己的光彩,富裕、安定、秩序井然,但如果坚持谋求什么政治大国地位或者不自量力地想“争常”、“入常”,那么不光自己累,别人也跟着累,大家都神经紧张。日本真不如飘然“归去”过上左右逢源、富足安康的日子为好。如果世界各国心服口服,一致“劝进”日本入常,那叫实至名归,当然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