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脱离了群众,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为广大群众所深恶痛绝。从这个意义上说,切实解决“四风”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要切实解决“四风”,当在“修、立、兴”三个字上狠下功夫。
“修”廉洁之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万事之始源于心,万世之治归于心。只有心中不存私念,为官才能廉洁从政。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党的纪律,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模范遵纪守法,管住小节,挡住诱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立”勤政之德。“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一个勤政为民,心怀群众的干部定是品德高尚的干部。各级党委党组织应当通过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摈弃工作漂浮风、懒散庸碌风,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形成良好的工作风貌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立德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兴”清正之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干部作风过硬,就会树立标杆、给人信心,带动一方清政风、正党风、淳民风,就能聚民心、汇民力,无往而不胜。反之,如果干部自己身上“四风”问题丛生而不改,却号召别人转作风、治顽疾,只能是台上他讲、台下讲他,没有一点公信力,风清气正之风又从何谈起?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在风清气正之风上作表率,不只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事关一方风气的重大课题。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从一点一滴做起,洁身自好,清白为官,干净干事,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百姓。
“四风”之间相互联系,互作怂恿,不仅能让咱们的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还将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毒化社会风气、败坏党的形象。“四风”问题不解决,政权难稳,民心难安。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常“修”廉洁之身、“立”勤政之德、“兴”清正之风,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用正反两方面例子来警示自我、净化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