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们在演唱英雄史诗《玛纳斯》
国际影响和研究
19世纪后半叶以来,《玛纳斯》就已将成为一门国际性研究学科,目前除了我国以及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外,英国、德国、土耳其、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都有研究《玛纳斯》史诗的学者。《玛纳斯》的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一门新的学科──玛纳斯学
《玛纳斯》的采集﹑记录和研究 《玛纳斯》故事梗概,最早见于16世纪毛拉·赛夫丁·依本·大毛拉·沙赫·阿巴斯·阿赫坎德以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一书。1856年,沙俄军官﹑哈萨克人乔坎·瓦利哈诺夫记录了《玛纳斯》第 1部中《阔阔托依的祭典》的故事梗概。1861年,匈牙利人格·阿勒玛什在特克斯记录了第2部的片断。1869年,俄国学者拉德洛夫在中亚楚河流域记录了第1﹑2部的不少片断。十月革命后,从30年代起,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进行了《玛纳斯》的搜集﹑记录工作,并于1958年出版了柯尔克孜文的第1部和第2部,1960年出版柯尔克孜文的第3部。近年来,正在出版“玛纳斯奇”的原始资料本。《玛纳斯》的第 1部在苏联还出版了俄文﹑乌孜别克文﹑哈萨克文的译本。《玛纳斯》的第 1部及第 2部的某些片断除俄文外﹐还有德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等译文。
中国对《玛纳斯》有计划的采集、记录工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的。50年代的两次柯尔克孜语方言调查中记录了史诗的某些片断。1960年,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柯尔克孜语实习组在帕米尔高原记录了第2部约20000行,并与新疆文联的工作人员合作译成汉文﹑维吾尔文发表。1961年起﹐中央和新疆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多次组织过蒐集﹑记录﹑翻译工作。并先后用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发表过史诗的某些片断。“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以后又重新开始。在北京和新疆柯尔克孜文学工作者的努力下,目前8部《玛纳斯》的记录﹑整理工作已经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成立了《玛纳斯》工作组。198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柯尔克孜文的第1部第1册和第2部的第1册,其他几部也将陆续出版,各部汉译本也正准备出版。
玛纳斯的演唱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