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以及着力解决的三大问题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重要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必然结果。

 30年前召开的短短5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其伟大的历史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过去理论界比较注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意义,但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度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十一届三中全会高扬的改革精神、开拓精神、民主精神、务实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直接推动下,在中央工作会议基础上,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向逐步开放、从墨守陈规转向全面改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华民族面临走什么路的关键抉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进入两年徘徊前进时期,中国面临究竟向何处去、走什么路的关键抉择。当时有三种选择,一是按照“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去办。按照“两个凡是”,就会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仍然奉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不仅无法否定“文化大革命”,而且势必全盘继承毛泽东晚年“左”倾错误,如此就难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二是走全盘西化的邪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利用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盘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全盘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同西方国家所谓“非毛化”、“非社会主义化”的社会思潮相呼应,企图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实行资产阶级自由化。三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拨林彪、“四人帮”之乱,清理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既维护毛泽东的崇高历史地位,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主题相结合,开创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①在这紧要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为既不能回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老路,也绝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邪路,而是要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恰恰成为在这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其巨大贡献实现中共历史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长达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规格很高,规模较大,讨论问题很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作了充分准备。②闭幕会上,邓小平、叶剑英、华国锋都作了讲话,其中邓小平所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很全面、很深刻,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取得六大成果,实现了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第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正式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第三,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全会指出,现在必须“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③。第四,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全会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第五,解决了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全会决定撤销中央过去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全会还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提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必须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第六,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20年后,江泽民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荣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④

3.党的重要文献多次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均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两次飞跃”思想,也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即“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指出“一九七八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论述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这次历史性变化时,也有类似论述。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既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意义,又指明了全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点的价值。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