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城乡一体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前提
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是一场社会观念的变革,是对传统的二元分割管理体制的革命,因此,形成兼顾城乡各方面利益的协调机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创新的基础。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维护城乡各阶层的权益,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禁止在城乡统筹中把农民土地拿过来,把房地产开进农村的错误做法,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民的掠夺行为。要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与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社会发展格局。
(二)科学定位城乡一体的政府职能是基础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所依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利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城乡居民的公民权益不均等,造成选举权和工伤事故索赔权存在着身份歧视的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流动人口、“两新”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新挑战,政府的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中,一方面必须创新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导;创新以社区为依托的城乡社会管理体系,夯实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必须创新以保障民生为方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覆盖城乡和社会各阶层的公共产品均等化服务,通过创新以和谐为目标的社会稳定治理体系,以有效地保障城乡居民和社会各阶层的合法权益。同时,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改革,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交给市场,实现社会公共管理的社区化、社会化。
(三)完善民意表达的公共决策机制是根本
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公共决策,公共决策公开透明和充分表达有益于不同群体的利益博弈,化解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通过创新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使民意表达规范有序;必须通过创新以社区为依托的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满足社区民众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社会需求;必须通过创新城乡信息平台,推进政府公共决策公开透明,拓展民意表达渠道,创新民意表达方式,为民众参与社会管理决策提供新平台。
(四)构建民生本位的阳光财政政策体系是保障
化解因身份不同造成的福利差距而形成的社会冲突,需要着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完善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特别是要实现基层财政投入的公开化、透明化,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通过以改善民生为方向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创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发展,破解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二元分割问题。必须通过创新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立行政审批电子政务平台和为民服务网络,不断加快政府政务的信息化、公开化,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不断拓展民众诉求的表达渠道。必须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健全公共财政的社会监督机制,从而确保公共财政的民生本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