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纯清:转变工作作风 推动转型发展(3)

袁纯清:转变工作作风 推动转型发展(3)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答本报记者问

可以说,开展住村包村和“访知解”活动,为山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很重要的前期准备,对上述“自选动作”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在住村包村和“访知解”活动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与群众“一起苦、一起过、一起干”论述的重要性。山西实施转型跨越战略三年来,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一起苦、一起过、一起干了3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要办好“两件大事”,仍然需要我们与大家一起苦、一起过、一起干。这就是我最深的感受。

给扶贫开发装上“产业”的轮子

记者:只有农村面貌变了,群众生活富了,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建成。最近,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启动了这个惠及数百万贫困人口的重大民生工程,这个工程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顺利实施?

袁纯清:刚才提到了,山西是革命老区,贫困面比较大,在太行山和吕梁山两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还分布着58个贫困县和412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除了住村包村以外,我们还必须想一些其他办法。过去我们采取了输血式扶贫,效果不是很好。开展产业扶贫,路子很对但一直缺乏现实的载体和有效的途径。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想破题的办法。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我注意到山西有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贫困面比较大,广大农村虽然有比较宽裕的土地、丰裕的劳动力和特色农业资源,但缺乏资本和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山西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还有一大批国有和民营的骨干企业。这些企业不少是资源型企业,虽然已经过原始积累,但下一步转型的方向比较模糊。我想,如果通过政策创新,把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优势与资源型企业的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就能一举两得。既为资源型企业转型找到了出路,实现了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又为贫困地区提供产业支撑,为扶贫开发装上“产业”的轮子。

在这个思路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就是以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贫困地区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优势,支持引导各类资本进入贫困地区,运用市场化理念、项目化运作的方法,在全省形成一批年投入产业开发资金亿元以上、开发土地面积万亩以上、带动千名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大型农业开发企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一体推进,促进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的双赢。为此,我们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项目、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易地扶贫搬迁、开发性农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土地、财税、金融、人才、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服务政策。目前,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正在顺利推进,已经涌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假以时日一定会产生巨大能量。我们不仅希望山西企业来跨界经营,也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的企业共同参与。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