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阿散蒂传统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阿散蒂传统建筑

阿散蒂传统建筑位于库马西东北部,是伟大的阿散蒂文明最后保留下来的物证,该文明于18世纪达到顶峰。现在保存下来的那些木草结构住宅,是公元19世纪初当地居民就地取材、采用传统方式建成的,成为研究阿散蒂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手材料。阿散蒂地区沿袭的传统房屋建筑,“是18世纪达到顶峰的伟大的阿散蒂文明保留下来的最后痕迹。”198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这些建筑位于库马西(Kumasi)东北部,是18世纪鼎盛时期伟大的阿散蒂(Asante)文明保留下来的最后物证。由于这些建筑由泥土、木材和稻草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常容易受天气影响而损坏。

加纳阿散蒂传统建筑

加纳阿散蒂传统建筑

"西非花园城市"

阿散蒂王国位于今天的加纳共和国的中南部,是由阿坎族的一支阿散蒂人建立的。根据传说,阿散蒂人起源于今库马西城东南约30公里的博苏姆特威湖一带。那里有一片深陷于崇山峻岭的凹地,四周森林密布,外人难以到达。阿散蒂人称这个地方为“阿散蒂曼索”,意思是“阿散蒂人的发祥地”。至今,加纳政府还将这个地方作为阿散蒂人的圣地加以保护。库马西是加纳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阿散蒂地区首府,坐落在夸胡高原西南麓,东南距首都阿克拉、南面距海滨港口各为180公里,形成全国经济中心的三角形地带。库马西始建于公元1700年,曾是古代西非地区最强大的王国之一的阿散蒂王国的首都,自古以来都是阿散蒂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西北部的一些土木草结构的住宅是阿散蒂古文明的最后一级,成为后人研究阿散蒂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的珍贵遗产。 

阿散蒂地区传统的房屋建筑,遍布其境内各个地方

阿散蒂地区传统的房屋建筑,遍布其境内各个地方

在当地阿散蒂语中,"库马西"意为"厚树皮"。相传公元17世纪时,阿散蒂国王的创建者奥塞·图图,为了寻找一块地方建造都城,便同王国的官员在一颗库姆尼尼树下进行一场关于地方性草案的讨论。后来,人们将讨论方案的地方称之为库马西,意思是在库姆尼尼树下的讨论使择地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库姆尼尼树俗称"厚皮树"。公元19世纪之后,英国殖民主义者曾经多次侵占过这座城市,附近地区迄今仍然残留着英国殖民军于1897年修筑的军事要塞,里面有8个炮台,围墙上布满了枪口,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  

库马西市区建筑在几座坡度不大的山丘上,一幢幢白颜色建筑物坐落在绿树鲜花丛中,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色时分秀美,素有"西非花园城市"的称号。市内建筑有著名的国家文化中心,中心内设有露天剧场,以及收藏着各种传统编制、雕刻、刺绣和精美的制陶艺术品,另外还有王宫和博物馆、农业研究所、现代化医院等。

一幢幢白颜色建筑物坐落在绿树鲜花丛中

一幢幢白颜色建筑物坐落在绿树鲜花丛中

“金凳子之城”

19世纪,英国殖民军侵入加纳,阿散蒂王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抵抗,长达数十年之久。1896年,英军终于攻陷首都并逮捕了国王。但阿散蒂人巧妙地藏起国王的金凳子,并以此为号召,一次次地发动了反抗殖民者的起义和斗争。

如今,在库马西的王宫里,有一只保存了数百年之久的饰金凳子,传说是上天送给阿散蒂国王奥塞·图图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标志,其价值连城。平时,王宫大门戒备森严,每隔20年向公众展出一次,届时将金凳子置于五彩缤纷的大伞下面,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簇拥着它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市中心广场上有一大型水池,水池中有一大转盘,转盘中央竖有一个石凳,是仿阿散蒂王宫里的金凳子的式样制作的,凳面两头高翘,中间深凹,凳面中央有一喷泉眼,泉水喷出,四面飘洒,成为库马西的一处旅游景点。在阿散蒂人的心目中,凳子是神圣之物,据说这种崇拜凳子的习俗起源于库马西,因而库马西又有“金凳子之城”的称号。

在库马西的王宫里,有一只保存了数百年之久的饰金凳子

在库马西的王宫里,有一只保存了数百年之久的饰金凳子

殖民主义入侵前,阿散蒂地区属于西非强大的国家之一-阿散蒂王国(1698---1902)的领土。阿散蒂人属于加纳人口最多的民族-阿肯族。他们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鲜明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并保存至今。阿散蒂人像对待神明一样崇拜并供奉已故的祖先。每隔三周,他们就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但被顶礼膜拜的不是塑像画像,而是历代祖先坐过的一张张凳子。

责任编辑:张莉敏,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