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新时期机关党的建设工作(3)

摘要:机关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比其他领域党的建设具有更特殊更重要的意义。机关党建工作“核心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

习近平同志对机关反腐倡廉建设始终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八项规定、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等多个时机和场合,都作了重要论述。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强调:“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要求党员干部要有正确的权力观、谨慎用权。他还提醒我们,既要注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也要加强对“清水衙门”、职务不高的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监督,防止“小官大贪”、“清水衙门出窝案”的现象发生。

习近平同志这些重要论述,一是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的清醒认识和鲜明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反对腐败的信心。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啊”。他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他强调,要坚定决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同志掷地有声的话语,宣示了从严治党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显示了中央“有腐必反”的态度,提振了机关造就清明的政治风气和健康的政治生态的信心。二是为加强机关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重点和方向。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对权力失去应有的监督与制约,无论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中都可能被滥用。加强机关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起掌权者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更加注重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各级机关党组织要增强造就清明的政治风气和健康的政治生态的信心,加大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机关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不懈抓好制度的执行,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积极树立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在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九个方面:深刻领会关于机关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接地气,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的论述,把握调查研究这个优良传统,提高机关干部掌握实情、科学决策的能力

习近平同志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尤其重视机关和机关干部的调查研究。2011年11月16日,他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我们党有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要大力弘扬”。他强调,机关干部要经常走出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他特别强调,各级领导机关要“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经常督促领导干部执行我们党关于调研的制度规定。2012年4月27日,习近平同志对有关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要注重到艰苦地区去深入基层、广接地气,着眼于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服务基层群众,不断增强宗旨意识”。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上面机关的不少同志,大学毕业直接进入机关,都是百里挑一,但缺少同群众直接接触的经历和感受”,强调机关年轻干部“尤其要注意解决接地气问题”,补上基层实践调研这一课。

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一是充分揭示了调查研究对于机关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为提高机关工作科学化指明了重要路径。机关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政策性工作为主。机关干部的重要职责,是为进行科学决策、制定和执行政策等当好参谋。机关干部如果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易造成决策失误,造成政策性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机关党组织一定要从提高机关工作科学化的高度,深化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掌握和运用我们党的这个重要传家宝,都能通过调研练就了解实情、正确决策、制定政策这些机关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二是明确了调查研究对于机关年轻干部的关键作用,为机关党组织培养年轻党员干部指出了工作重点。当前,机关年轻干部的比重越来越大,一大批70后、80后的干部逐渐成长为骨干,为党员干部队伍增添了活力。但是年轻干部有个普遍缺陷,就是缺乏基层历练,缺乏对群众的感情,缺乏对基层情况的了解。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学历高、层次高,但经历比较单一,很多人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大门,属于典型的“三门干部”,容易高高在上、脱离基层,对下情若明若暗,迫切需要扑下身子、沉下去、接地气、增感情、察民情。机关党组织要教育、引导、组织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进行深入、长期的调研和实践锻炼,通过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党情,增进对基层和群众的感情,锤炼优良作风,提高能力素质。三是指出了各级机关党组织在弘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中的作用和责任。当前,一些机关干部不善于或很少下去调研的问题仍旧存在,不掌握实情、坐在办公室凭主观作决策的现象还很突出。机关党组织在建立和完善调研制度,保证调研制度落实,使调研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各级机关党组织要从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高度出发,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到基层进行深入调研,切实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掌握和运用好我们党的这个重要传家宝。要建立健全机关调研长效机制,完善机关调研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要引导机关干部改进调研方式和调研作风,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和利用,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能力。

第十个方面:深刻领会关于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机关党的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的论述,把握机关党的建设的制度依据,推动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

习近平同志在国土资源部专题调研机关党的建设时指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成果,贯彻了党中央对机关党的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是机关党的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强调各级机关党组织首先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条例》,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论述,一是明确回答了机关党的工作的制度依据问题,体现了党中央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管党治党的思想,对规范机关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在管党治党上现代化。党的建设活动本身也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靠党内法规来开展各项工作。实现机关党的工作法制化,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全面贯彻落实《条例》。二是指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长期目标。从调研情况看,《条例》虽然颁布几年了,但《条例》的一些重要规定和要求在一些部门和单位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在贯彻执行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还需加强。《条例》规定,“各级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机关工委(党委)的工作汇报。”截至2012年10月,全国有13个省区市达到了这一要求,有3个省的党委常委会从未听过机关工委工作汇报。三是机关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只有16个达到了要求。四是有些地方机关党组织活动经费未列入行政预算。因此,“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必须作为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长期目标。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将以对《条例》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为抓手,以推动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为途径,全面深化机关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将加强与部门党组(党委)沟通联系,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共同研究和推动机关党建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等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加强对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探索建立机关党的工作报告和考核等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习近平同志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除了以上十个方面,还有许多论述十分重要。比如,关于机关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论述;关于各级机关党组织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论述;关于把机关党务工作作为培养领导人才的重要岗位的论述,等等。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深化研究,共同把习近平同志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