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农民市民化”。在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居住、公共服务、子女教育等方面,重点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创新产品和融资模式,直接或间接帮助解决资金问题。通过提高财政转移支付针对性和灵活性,保障公共服务资源有效配置。通过配合财政资金、发行债券方式,解决公益非营利项目资金。综合运用传统信贷、结构融资等工具解决商业盈利性项目资金需求。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利用金融杠杆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二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金融素养提升。农民变市民不只是“称呼”变换,通过金融知识普及帮助这些新市民懂会计、会算账、善理财、防风险,引导具备与原市民同等的金融素养,这件事甚至比放贷款的意义还要重大,影响还要深远。
服务“农村城镇化”。对绿色发展、人文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改造加大支持力度。围绕“人的城镇化”,把“金穗惠农通”工程与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紧密结合,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有便捷、多样化的现代化金融服务。推进农行系统与社会保障系统等无缝对接,让党的关怀和政府温暖直达农民。围绕农民展业创业,研究开发农家乐贷款、订单农户贷款、特色种植养殖贷款等适合农民的信贷产品。围绕国家“两横三纵”新型城市群战略布局,对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提供金融支持,培育新的增长极。到“十二五”末,农业银行力争城镇化信贷业务覆盖全国1000个县市区,城镇化贷款余额达到1万亿元。
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将群众利益置于更高地位
农业银行是一家有鲜明社会属性的大型商业银行,网点多,服务范围广,每天与老百姓发生成千上亿笔金融业务,与百姓冷暖关系密切。我们将始终不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
在民生金融服务上,做老百姓的贴心银行。在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廉租房等民生工程上,落实政府规划,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居民住房需求。在教育、医疗、米袋子、菜篮子等涉及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上,继续发挥服务“三农”优势和县域主流银行优势。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在连续五年入选“大学生最佳雇主Top50”排行榜基础上,继续投放大学生创业贷款和担保就业贷款,帮助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在涉农贷款和服务价格上,进一步压降成本,让利于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