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告别我们这个时代的自卑病与外国梦

周小平:告别我们这个时代的自卑病与外国梦

2013年过去了,一如早已远去的八十和九十年代。我总想写一些东西来纪念这些过往,又想写一些东西来寄语未来。英雄不问出身,贫贱可以逆袭,不仅国如此,家如此,个人也如此。人生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在逆境中绝望或者自暴自弃,但幸好,在过去的一年里有那么一群人开始发出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呐喊,为中国人正名,为自己的命运正名!

中国八十年代贫穷令人震惊,所以在打开国门后,人们面对国外的“花花世界”时受到的心里冲击是可以想象的。很多人都被外面世界的繁华震撼了,并彻底拜倒在地,丧失了追赶的勇气。于是乎,我们小的时候,耳濡目染的都是各种关于外国天堂般美好的事例。比如日本小学生在夏令营中表现十分厉害,一个日本孩子完胜十个中国孩子,比如日本政府如何聪明地购买中国的资源而沉在近海以备后用(纯属瞎编,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而中国政府却毫无知觉。再比如美国人的月收入能过万,水龙头能出热水,连电视都是彩色的。再再比如欧洲人的城市里全是楼房,每家每户都有抽水马桶,连私人都买得起小轿车……

在今天看来,当时人们的那种羡慕之情显得如此可笑,其实有很多事例都是胡编乱造的,但是那时候的人都信。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习惯使用“只有中国才是……,人家外国……”之类的句式,试图来证明中国或中国人是劣等的。只不过如今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是受到了老旧文人的影响,而不是他们的亲身的体会。当下的中国社会,有一大批在八十年代被巨大的中外差距震碎了脊梁的人,他们如今正值壮年,活跃在传播和思想界、学术界以及网络舆论界。尽管中外差距已经不大,甚至在很多方面中国已经超越了太多国家,但他们依然固执地认为中国很差。这种固执通过他们的书籍、影视、博客、微博影响着中国的很多年轻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很多生活在2013年的强大中国的年轻人,对中国和外国的认知却停留在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中国是孱弱的,那时候不但有像英、法、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凌驾在我们的头上,还有“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在我们身边耀武扬威,仿佛是个国家或地区就比中国强。

前段时间和一名搞战略研究的前辈聊天,他说当年中国科研领域里成绩最好、业务最优秀的一批人,都选择离开中国,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没有希望了。尤其是那些学航天、宇航、飞机制造、现代船舶、发动机等这类学科的高科技人才都选择了离开这个国家。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去国外后只能在一些小公司打一辈子零工,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离开中国。因为那时的中国没有任何平台给他们施展技术才华,而在国外一个月就能赚到几千元薪水,这几乎等于当时在国内研究机构干一辈子的工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