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镜头回放在美丽的万泉河畔。2013年4月8日,习近平亲切看望琼海市潭门海上民兵连,勉励民兵努力学习现代装备知识,提高作业能力,在带领渔民耕海致富的同时,积极做好收集远洋信息、支援岛礁建设等工作。习主席视察海上民兵连,极大鼓舞了后备力量战线广大官兵。
新形势下,必须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后备军?深入学习习主席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军民找到答案:国家利益和军队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使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任务更重了,支援保障打仗、参与反恐维稳、参加抢险救灾是我们后备军的三大职能。
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在继续推进后备力量建设由以应战为主向应战应急一体转变、由注重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效能转变、由粗放式动员向精确式动员转变的同时,加快了后备力量组织形态由对应建设向互补建设的转变。继成立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部队之后,调整组建新质动员力量被摆上日程,机场抢修、海上救援、装备维护等新型分队开始亮剑。
着眼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动员力量参加海上维权斗争和支援保障海上作战,成为后备力量转型建设的又一道紧迫课题。烟台市为大吨位滚装船配备由军队自主择业干部担任的船上政委,江苏太仓为海上民兵应急大队预编船只购置配备卫星定位仪、导航雷达、超短波电台等设备……沿海军民率先行动起来。
2013年的我军演兵场,后备军实战化演练跃上更高平台。
南京军区“使命行动-2013A”战役演习,编组在上海的战略投送支援车队的民兵们,驾驶大型平板车将重型装备输送到5000多公里外。济南军区“联合·决胜-2013”实兵演练,鲁豫两省出动民兵预备役部队2万余人,接管千余重要防护目标……大江南北,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联合作战的场景比比皆是。
(三)
镜头回放在灾后的芦山县城。2013年5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芦山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当晚,习近平在芦山县人武部帐篷会议室主持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灾情发生后,从废墟中爬起来的芦山民兵,很快搭建起这顶抗震救灾“中军帐”,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看到八一军旗在飘扬。
这样的临时指挥中心,无数次出现在多样化军事任务战场上,代表着党和政府发出强有力的声音。5月的南方持续暴雨,7月的甘肃岷县漳县地震,8月的黑龙江洪灾,10月的沿海台风灾害……后备军一次次冲锋在前,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
省军区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教育活动,坚持把预备役军官、专武干部和民兵党员作为教育的重点,不断夯实后备军作风建设的基础。
点亮理想信念圣火,锤炼当兵打仗血性。陕西某预备役师近2000名预备役官兵远赴宁夏,野外驻训1个多月,没有一人为家务事分心;边防连新兵尚未补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千余民兵及时奔赴风雪边关,和哨所官兵并肩巡逻执勤……后备军作风优良,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