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12月28日去庆丰包子铺吃包子,在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上引来极大轰动。这个举动客观上发散的“联系群众”意义,不仅大而丰富,而且是不可取代的。这样的联系群众,中国需要,人民喜欢。
习近平一行去庆丰包子铺吃饭,来得很突然,庆丰包子铺方面表示事前毫不知情,消息的流传也无政府控制的主流媒体参与,是由在场者最初将照片发到互联网上,形成自然传播。这同以往流行的各级和各地领导下基层视察,一切都安排好了,由主流媒体发稿并“把握导向”,形成强烈反差。
领导人日常生活细节被民间舆论力量自行传播并评论,这才是官员同民众的应有联系和互动方式。28日习近平吃包子的消息传上网后,整个中国互联网洋溢的热情和喜气。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对他们看到的镜头感觉“太棒了”,“太有意思了”,人们的开心发自肺腑。这件事的正面意义之大,正如媒体评论所说“习总书记买包子就是中国普通平民的买包子,这是落实八项规定,这是反对四风的以身作则,不用宣传,这本身就是为我们所有官员做出的榜样,就传递冬日温暖正能量。”
“习大大套餐”28日的出现说到底是一件小事,舆论的联想多,是因为人们的希望多,这些希望最终要由党和政府工作作风的大范围改变来兑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不是一阵风,更不是搞形式,半年来,中央八条规定对干部官员的制约效果非常明显,密切联系群众已成为干部的基本准则。习总排队买包子的故事,平常而又到位地揭示了这样一个准则。
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件小事,却可能预示中国社会对党风、政风看法和印象的转折,成为时代的一个封面。我们真心期待这个转折发生,总书记和全体党员干部为之共同奋斗,真如是,则国以之为幸,人民以之为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