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饶克勤:“奔跑”的中国人需要健康转型(3)

 

六、健康转型和医学发展

从全世界来看都在认真的应对健康转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21世纪医学发展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由医学转向预防保健医学,防治结合。第二是关注疾病转向关注人民健康。第三是重视科学技术作用的同时强调人文关怀。所以他们的医院和公共卫生的系统整合强调以健康为中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国际社会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十八大提出要生态友好型,环境保护型社会,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促进人类健康的增长方式,要提升到促进人类健康。今天的老百姓想呼吸一点新鲜空气,想喝一点干净的水,想走路稍微安全一点。北京市在这个方面做的不错

医学或者公共卫生的发展方向必须关口前移,我们现在医院病人越来越多,我们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关口前移,从疾病的管理到健康的管理。

医学和公共卫生学必须系统整合。我们现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个系统之间,或者单一医疗系统中间缺乏连续性、协调性,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我们现在应强调上下结合、关口前移。从全世界来看,系统整合包括英国、德国经济越发达越强调系统整合。英国把促进卫生保健和一站式医疗和社会照顾服务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这个疾病的或者健康的转型,当然我们的医防结合在制度安排上面还有很多的缺陷,不光从组织结构,包括资源和组织,包括过程结果和外部的环境都有种种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的改革,不断的转变我们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模式来创造或者创建一个新的体制才能适应现阶段的情况,比如要提高平均寿命,我们提高平均寿命主要的是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还有那些高危人群。

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临床技术的发展,有一次我到阜外医院有个急诊病人是冠心病,快不行了,但心导管一进去,嘴的颜色马上从暗红变成红了。高技术挽救了不少老年人,但是今后的发展不能靠导管和科学技术来维持,所以这里有成本和效果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心导管技术挽救了不少中老年人的生命,延长了他们的生命,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但是不能把延长寿命特别是生命都放在如同心血管,心导管心脏移植这些基础层面上。经济社会快速转变是健康转型的决定因素,大家要有这个紧迫感,健康转型对于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公共卫生工作提出的挑战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所以我们面对的压力是巨大的。经济转型过程中间的健康转型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我们是爆发式的,是井喷式的。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的控制依靠传统的技术方式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全世界的经验告诉我们,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控制不仅仅是卫生系统自己的事,它主要依靠公共政策,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抑制慢性病的井喷。

疾病模式的转变,慢性病的井喷,危险因素的失控决定了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通过把健康的政策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强调系统的工作的中心下移,关口前移,强调医疗预防保健的系统整合,从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造福于人民。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