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习近平办公室曝光传递正能量(3)

【案例】习近平办公室曝光传递正能量(3)

简朴亲民风格非同寻常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文章】题:买了包子之后

事实上,买包子只是习近平上台一年多来展现其群众路线系列“公关行动”的一部分。

习近平在上台后的一年里三次考察贫困地区,被视为他展现领导人亲民与人性化的举动。不论是在地方考察,还是在北京参观展览,习近平都坚持不封路、少扰民,这样的亲民作风赢得民众赞赏。

习近平元旦前夕发表他主席任内的首个新年贺词时,也尽显他非同寻常的亲民一面。

他的祝词延续他自十八大“就职演说”以来的平实风格,精简浅白却内涵丰富,口语直白却意义深远。全文没有套话,只有对老人和孩子们的亲切祝福、对奔波在世界各地的人民的问候,以及对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生活的叮咛,贴近民心,也让人耳目一新。

他一反传统在其办公室录制贺词,而且镜头不时缩远又拉近,让观众一睹首次曝光的办公室内景。

习近平种种透露些许个人工作和生活信息的举动,除了凸显公开透明外,也能拉近领导人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人们对于这些信息及其发布手法的反应,将决定习近平今后如何在没有退路的信息时代继续前进。在主动揭开了中国领导人的神秘面纱,塑造了亲民形象之后,中国民众假以时日必定将把目光聚焦在习近平端出的惠民政策上,而这才是人们对他最终评价的关键。

习总办公室首度曝光: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大家知道,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如果放在今天的背景下审视这幅长城画作,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起新一轮改革,不就是在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修筑新的“万里长城”吗?我想习近平之所以选择这幅画作为背景,就是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必须借鉴和学习古人修筑长城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正如习近平在贺词中所说:“改革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照片中习近平与家人推着轮椅上的老人,不仅是他的父亲,而且还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共和国副总理——习仲勋。正是这位老人在改革开放之初奉邓小平之命南下广东,杀出了一条血路,使得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中国实行全面对外开放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就沿着邓小平当年“南巡”线路来到深圳广东,我想这不仅是在向外界宣誓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大概也有想从他父亲大刀阔斧改革心路历程中吸引营养的基本考量。如今他把这张照片置放在自己的办公室,不仅是怀念过去他父亲在世时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时光,更有一种对他父亲敬仰和感恩的心理。

看着习近平推着父亲、挽着母亲、载着女儿,以及他与其夫人彭丽媛亲密合影的一张张温馨的照片,我就在想,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不热爱家人、不善待子女,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不爱家的人会真心爱国,而在这方面习近平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有一篇报道是这样评论他的:作为儿子,他孝敬父母——每当有时间就要陪母亲一起吃饭,饭后他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天;作为丈夫,他对妻子体贴入微,呵护有加——只要条件允许,无论多晚,每天都要跟妻子至少通一次电话,互致平安后才放心休息,几十年来一直如此;作为父亲,他教女有方,夫妇俩之所以为女儿取名明泽,就是要求女儿长大后“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不但是他们对女儿的殷切希望,也是他们质朴家风的真实写照。

既善于治国,也善于治家。习近平办公室所展现的一切,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他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人格的魅力,丰富的情感,使得我们在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对他更加敬佩,更加亲近,更加信任,“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