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3: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研究
■入选理由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启幕。一年来专家学者围绕这项重大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1.梳理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的历史成就,揭示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2.深入探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清晰界定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沿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条改革主线,破解和消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4.寻找和开拓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5.研究构建可持续的改革动力机制和新的利益调整机制,有效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共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等等。
■专家点评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战略研究作为2013年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热点。首先,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问题对于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问题涉及范围较广泛,从经济学研究涉及的文献来看,除涉及宏观经济问题外,还涉及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人口与劳动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最后,到目前为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同观点的争论,还需要通过今后深入的讨论和调查研究来逐步达成基本共识。
(点评人左学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 4:大数据国家战略研究
■入选理由从学术界层面来看,2013年学者对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认识更加深刻,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考量,围绕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展开了一系列研究:1.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的意义。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将会影响国家的方方面面。2.大数据国家战略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大数据研究平台、大数据良性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链等。3.确定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通过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明确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推动和改善与大数据相关的收集、储存和分析工具及技术,并在公共服务领域,如安防、医疗、卫生、教育等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4.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战略。大数据安全问题既包括上至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下至数据库、企业以及个人等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包括来自法律、政策、标准、技术等层面对于安全的研究。同时,海量数据的汇集无疑加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应该从政府层面制定完善的法律条文,从行业层面制定严苛的行业规则,从技术层面保证信息安全,也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专家点评大数据国家战略成为年度学术界热点议题,反映了信息时代大数据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首先,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日等国已经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大数据领域的竞争,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其次,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集中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解释、运用的能力,数字主权将是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又一个大国博弈的空间。第三,大数据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大数据的出现,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深刻的商业变革。在商业模式上,对商业竞争的参与者来说,大数据意味着令人振奋的业务与服务创新机会。目前,百度、谷歌、阿里巴巴等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发新的商业模式。这些探索对于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点评人卢小宾,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