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治安:铸牢核心价值观 培育践行常态化的认知基础

杨治安:铸牢核心价值观 培育践行常态化的认知基础

摘要: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到党的十八大强调“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目标和奋斗方向,主导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到党的十八大强调“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一项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个人层面讲,就是要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入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之中,使培育全覆盖,践行常态化,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践行的生动景象。

把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前提

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灌输给它的社会成员的。正如列宁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党的理论武装在公民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以此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建设,让理论贴近群众,让群众走进理论,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使人人都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能力素质、良好的人品官德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不管置身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面对什么诱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矢志不渝,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坚定不移。

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

列宁指出:“我们不能赞成用棍棒把人赶进天堂。”价值观属于精神范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归根到底要靠公民个人的“自我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的“三个紧紧围绕”,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贯穿于学雷锋志愿服务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寻求支撑,从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中感悟高尚、收获启迪,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怡情养志、涵育文明,切实把大家的价值追求统一到共同理想上来,把价值目标统一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上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思想、融入血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集聚强大正能量。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