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授爬行千米的价值几何(4)

【案例】教授爬行千米的价值几何(4)

【启示与思考】

范教授以爬行履约,在新浪微博引起轰动,赢得普遍好评。这表明,在诚信普遍缺失的今天,一个知名学者敢于言责自负,确实难能可贵。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教授爬行履约,反映出的问题在于:民众对中国社会改革的良好期盼和中国改革进程之间的差异。

作为法学教授,从官员财产公开试点,用逻辑思维推断很快将在全国铺开。应该说,这样的逻辑推论并没有错,只是低估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改革的巨大阻力,结果导致了自己预言的落空。这个赌约的教训在于,作为知识分子在判断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时候,不能用纯粹的思辨方式来思考问题,而要充分估计现实的难题。否则,脱离了现实,仅凭坐在书斋里打望社会,自己的判断难免会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但范教授这么做并非没有意义。无论是当初的打赌,还是现在的爬行,其言行都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可以说,因为范忠信的个体之举,整个这会对于财产公示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的认识。翻看一下网友的留言,就可以看到范忠信爬行的意义。虽然打赌输了,但人们并没有嘲笑范忠信,而是对他的个体努力表示了敬意。这种敬意,不仅来自于普通网友,也包括一些体制内的人。

每一个人都是时代列车的乘客,每一个都是历史的书写者。有人会说,如果爬行有用,我们都愿爬行;如果我们有范忠信的名气,我们也去爬行。确实,网络既是童话的也是现实的,每天的微博那么多,绝大多数的微博都石沉大海,激不起丝毫涟漪。但永远不要忽视个体的力量,正如滴水穿石一样,再小的力量也是力量。如果每一个人都对社会有着美好期许,那就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前行。不要怕前方孤独,躲在后面更孤独。而当我们都努力追求正能量,并且成为正能量时,这个社会自然布满正能量。

教授在爬行,社会在前行。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在财产公示上已经出现了政策破冰。此前不仅有一些官员开始公布了财产,而且一些地方也开始进行了财产公示的试点,特别是在新任干部财产公示上更有了很大推进。

爬行的一公里,于学者而言,非但不是斯文扫地,倒是倾注了许多对国家和社会演进的殷殷之心。这样的公民表达方式,会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推动力,与官员财产公开的“最后一公里”跋涉同步,也与这个国家的深化改革同步。“革自己的命”难,阻力也大,但再难也要走下去,而且有理由相信:国家层面的制度推进,会超过学者爬行的速度。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