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聚焦三农“硬骨头”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境外华文媒体认为,“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主题,文件从农民承包地流转到村民自治都有突破,凸显解决农村农业“硬骨头”问题的挑战。
从土地流转到村民自治 中央聚焦三农“硬骨头”
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刊文指出,自2004年以来,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主题,凸显中国解决农村农业“硬骨头”问题的挑战。
台湾《旺报》文章《重农利农 要有革命性突破》指出,大陆中央“一号文件”再度以三农为主题,突显对广大农民的重视,毕竟农业人口仍占全大陆人口多数。今年文件对农村土地的流转与建设性农地有革命性突破,最末则表示要尝试村里自治。
文章指出,“城镇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最被热烈讨论的话题,文件强调,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也就是说,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权利放大到极致。
文章说,可建设性农地一般指的就是城镇化的农地,文件要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出让、租赁、入股。特别提到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有序推进这项工作。意思就是中央会加速立法,盘活农村的可建设性土地。
最后提到的“枫桥经验”,是1963年在浙江诸暨地区的农村村民自治管理模式。《文件》的意思应该是,增强村自治的调解机制。
香港大公报网站文章指出,在最受关注的涉农问题“土地制度改革”上,文件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台湾《中国时报》指出,意见基本上承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思路,强调将逐步废除户口二元制,允许农民将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到公开市场贩卖使用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