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放缓,转变发展方式变得更为重要(2)

增速放缓,转变发展方式变得更为重要(2)

西班牙埃菲社1月20日报道:虽然2013年的经济增长数据表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正逐步降温,以出口为主的增长模式已疲态尽显,但同时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这将考验政府推行改革的能力。

经济面临两点不确定因素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20日报道: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必然遭遇的阵痛,特别是今年投资下滑过快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失速;二是改革推进时协调困难可能导致的危机。

《日本经济新闻》1月20日报道:中国经济属于过度依赖投资的体制,住宅价格上涨等经济泡沫的担忧仍然存在,其还面临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膨胀的问题。再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扩大路线即将达到极限。虽然领导层提出加速重视市场作用的改革,但是向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转变和提高经济效率需要一定时间,另外结构改革短期内可能拉低经济增长率。中国领导层面临着兼顾稳定增长与推进改革的难题。

2014年增速或前低后高路透社1月19日报道:由于投资和需求乏力,中国2013年的GDP增速可能创下14年新低。分析人士称,随着中国以牺牲出口和投资增长为代价,奋力推动国内消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

香港《南华早报》1月20日报道:专家和机构普遍对2014年GDP增长预期乐观,或会出现前低后高态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联席副所长刘元春指出:“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崩溃论’和‘快速复苏论’都是错误的。”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2014年中国GDP将进一步复苏。

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月20日报道:我们都应欢迎中国放慢脚步。越来越多人担心,2008年金融危机可能在中国重演。中国必须慢下来,难能可贵的是,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承诺将开放金融市场,加强对效率低下的国企的管理,释放私营部门的活力。如果中国信守诺言,其经济会变得更健康、更注重市场的主导性,从而为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但中短期内,其增长很可能会继续放缓。中国经济还将经历“再平衡”过程。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20日报道:全球金融机构大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更为乐观,他们预言中国经济将在今后十多年内逐渐展开调整,不会出现大幅放慢或金融灾难。

需通过改革寻找新的平衡点 德国之声网站1月20日报道:上个十年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用于今天。中国政府必须在发展和急须进行的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迅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和国企债务令经济计划决策者尤为担心。日益加剧的房地产泡沫现象、规模逐渐扩大的影子银行、可疑的贷款发放和投机性的资产管理产品等等均提高了金融风险。虽然中国不再拥有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速依旧遥遥领先。目前的债务水平已令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情况忧心忡忡,并且中国向依靠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也会受到挑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