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宣传思想工作方式不断的改进。我们除了有马克思主义的顶梁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柱子,还出了很多书,还有中国电视片。
第四,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加强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方面成果也很多。我们的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好,影响也越来越大。大家知道《时代周刊》在美国乃至在整个国际上影响很大。通过它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可以看出整个西方对中国的看法。这是1950年12月11号《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就是毛泽东的一个头像,周围有很多蝗虫,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这有鲜明的反华色彩。那么到改革开放之初,1983年9月26号封面上就出现了邓小平,背后是毛泽东的一个影子,主题是:邓小平正在走出毛的阴影。说明他看到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是它的判断仍然是带有贬义的。到了1985年9月23号美国《时代周刊》登了这样一个封面,领袖邓小平: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离资本主义越来越近了,离马克思越来越远了。但是到了2009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期间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上可以查一下。2009年是我们国庆60年,标题是:中国时刻,底下一行小字:尽管道路漫长,大悲大喜,但人民共产党在60年纪念时刻巍然耸立。对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看这个,这是2008年布什跟胡锦涛同志在一起,一般接见外国朋友,美国总统要站左边,他把胡锦涛让在左边,他站在右边,这个被很多人关注到了。美国的一个著名经济学家叫伯格斯坦看到这个,说过去美国打喷嚏全世界就感冒,如今变了,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开始扮演革命性的角色。在最近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的发展令人瞩目。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包括我们的宣传还是起了很好的作用。再一个就是国际上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多,前几年雷默提出北京共识,后来又提出中国模式。北京共识是相对于华盛顿共识而言的,华盛顿共识就是新自由主义的共识。现在北京共识、中国模式在国际上影响很大。新加坡有一个著名学者叫郑永年,最近出了书,评价了中国模式。说中国模式是混合模式,既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西方模式的延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了。而且他还预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如果美国发展成了社会主义,或者欧洲更加社会主义化,并不使人感到惊讶。他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不一样,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西方世界社会主义的因素也在增加,实际上这是个趋势。尽管西方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客观上讲它在不断的增加政府对经济的调控。
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目前处于矛盾凸显期呢?我总结了八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思想较量。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究竟怎么看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社会主义?这些年争论还是很多的,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行了。我们过去的一些著名领导、教授都发表文章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影响很不好。比如说《炎黄春秋》今年第二期发表了《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这是个著名学者写的文章,公开讲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还有香港的一个著名学者,他讲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了,我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棺材上再锭一个钉子。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多错误的言论。
第二,在改革方向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思想较量。每到中央开大会就会出现万言书,有的从左的方面攻击政府,有的从右的方面攻击政府,2008年还出现了一个“08宪章”。“08宪章”的核心就是鼓吹西方的那套价值观,认为西方的自由平等这套价值观是人类发展的主流,中国要发展也要汇入世界发展的主流,就是要抛弃我们现有的体制、制度,本质上就是要推翻共产党,搞西方那套。所以当时中央领导对这个问题很重视,中宣部组织我们搞了一本书叫《六个为什么》。
第三,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我们整天在讲马克思主义,但是在经济工作当中很多干部阳奉阴违,存在双重人格,思想上也存在空转的问题。大家好象都在讲这个问题,特别是宣传部门忙得很,每天都在写文件、在发文件,理论系统也是每天都在写文件、发文件,但是实际上这个文件就是在干部当中空转。真正有哪些落实了?大家思考比较少。目前这个情况正在变好。特别是今年以来习总书记抓工作抓的非常实。再一个就是我们的理论宣传品缺乏正规性,缺乏层次性,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这个情况很普遍。比如我们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总的来讲是好的,但是上下一般粗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学生、大学生、领导干部,给他们讲的话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对小学生按道理应该多给他讲一些道德方面的知识,利于他们人身成长的思想多讲一点;对中学生、大学生,特别是对大学生可以给他讲一些基本的道理、基本的原理;对领导干部应该多给他讲一些社会知识,世界发展的警示等等。但是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再一个就是内外宣传也有区别,我们很多对内讲的话不注意就翻译出去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