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宏观经济走势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考(3)

关于宏观经济走势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考(3)

新动因

宏观经济存在的失衡,看起来是一个总量的问题,实际上动因在于结构问题。首先看通货膨胀,为什么说现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表面上从数字看,通货膨胀数据不高,2011年为5.4%,而经济增长率为9.2%;2012年通货膨胀率为2.6%,经济增长率为7.8%。2013年通货膨胀也就是3%左右,可能要低于3%,2012年9月和10月两个月前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实际上在2%以下,考虑到统计误差,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在2%以下,要说通胀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数据这么低我们还要担心通胀?就是因为背后的结构问题。

比如,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从成本角度推动了物价上涨。有关部门做过一个测算,这一轮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因素占将近50%。中国现在进入了一个非常典型的需求和成本共同作用的通货膨胀的时代。

再如,国际贸易结构方面,中国2013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进口什么东西,基本上什么东西就涨价,这对国民经济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通胀里很大程度上是国际输入的通货膨胀。另外,中国长时期国际收支结构严重失衡,收大于支,国家外汇储备即将突破四万亿大关,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结汇量的增大,即外汇占款的增加,现阶段流通中近百万亿的M2首要原因即是外汇占款。少出口点行不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可能这么做,另外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还在抬头也决定了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曾经想,让出口商赚了钱不要把钱拿回来,而是买东西回来,这样就不用结汇了。但这样也有一些现实难题。总之,这一系列结构因素:要素成本结构、国际贸易结构、国际收支结构的失衡,成为现在通货膨胀新的原因,而对这些原因我们缺少有效的办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担心通胀。除了这些结构性的原因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出来大把的钱,它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性,这也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再看经济下行,从数据上看似乎也是一个伪命题。就动因看,投资需求年增长近5年来均在20%以上(名义),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年均增长14%左右,都不低。问题在于投资需求增长中政府起了重要的作用,市场力量不足,难持续;消费需求背后收入分配扭曲严重,差距扩大难以短期克服,令人担忧。这就使得内需不足将长期困扰我国。

新出路

在这种新的历史机遇、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挑战、新的矛盾失衡和新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只有一个出路,靠创新。首先是重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源于制度创新,这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意义之所在,可以说生死攸关。

中国的这些问题靠宏观政策,靠总供给总需求关系的短期调整是解决不了的,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根本上解决问题靠什么呢?就是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中国经济的失衡、通货膨胀的根源都是一系列的结构问题,包括成本结构、国际收支结构等。产品结构升级上不去,产业结构升级上不去,创新动力不足,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导致了一系列的内需疲软。所以,真正要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在结构方面,要确确实实进行战略性调整。所以,十八大讲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总体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关系,企业改革中产权改革、企业改革和价格改革的关系等等。任务、方向的明确,逻辑关系、历史逻辑的把握,为我们的理论和实际指明了方向。有这种制度创新推动,在这个基础上促进技术创新,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车轮的承载下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使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我们应当是有信心的。

(作者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本文为作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的主题演讲,发表时作者做了重新整理修改)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