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未有穷尽时(2)

改革未有穷尽时(2)

——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纪行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不久前,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把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作为省里近期重点突破的改革之一。

如何让城乡统筹从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物理变化”,升级到城乡鸿沟日渐弥合的“化学变化”?

判断题:城乡一体化是一样化吗?

穿行在嘉善城乡间,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县城和乡村的指路牌不一样。

在嘉善县城,指路牌和其他城市无异;而在嘉善农村,每个分岔路口前都竖有醒目的指路牌,长方形的蓝底大金属牌上,写有两个地名,地名下分别标有大大的方向箭头,简单易懂。

这样的区别,曾一度遭到“专业人士”的质疑,理由是农村路口的指路牌“不规范”;有人也开玩笑说,城乡统筹,路牌怎么能不一样?但嘉善人坚持认为,指路牌是给老百姓看的,最重要是考虑他们看不看得懂。

事实证明,这一坚持是对的。如今,这种“不规范”的指路牌已覆盖嘉善所有农村公路,与公路安保设施、标线一起,极大改善了农村公路通行条件,让村道也实现“无问路通行”。

马路上的一个小细节,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嘉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智慧,一体化绝非一样化,予民以便是永恒的主题,力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同时保存田园风光、乡村特色和文化韵味,让更多人过上有品质的生活。

2013年底,嘉善县统计局刚刚出炉的一组数字,印证了嘉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果: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显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在近期公布的全省2012年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水平排名中,嘉善位列全省第七、嘉兴第一。

西塘镇鸦鹊村的民政助理员卓娟英对这些数字还没有概念,但她对村里新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深有感触:“我们这里的设施和服务都赶上县城里的啦,而且村里老人20分钟之内就能走到。”

在她的工作记录本上,鸦鹊村60岁以上老人有604人,占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一,以前老人没有活动地点,加上子女大多外出经商,他们常常是独守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因行动不便,吃饭都成问题,卓娟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过,这个由老村部改建、刚刚运行了一个多月的照料中心让她着实舒了口气。5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内,设有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洗衣房、休息室等,眼下每天平均有30名左右的老人到中心来聊天或是看电视,还能吃到“爱心午餐”。

“从送菜到送餐,从家政服务到修理各类电器,从免费理发到身体检查,老人需要的,就是我们要提供的。”卓娟英说,有了这个照料中心,所有面向老年人的服务就像有了“大本营”,不仅老人方便了,他们也能做得更专业。

嘉善是我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县之一,目前,该县在原有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又升级了36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再过三年,照料中心总数将达到100个,形成“20分钟养老服务圈”遍布嘉善城乡。

和卓娟英在村里行走,江南水乡的乡村美景一路相随。卓娟英自豪地告诉我们,这里的生活用水和城里的同质同网同价;交通有城乡公交一票制,两元钱就能到达嘉善县城;合作医疗也是全村覆盖……城市和乡村,不同的风景,同样的梦想,统筹发展让城乡渐行渐近。

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孩子们的教育。在嘉善,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已进入第3个学年,俞汇小学是教师流动中变化最大的一所农村学校,现在学校涌现出的嘉兴市级学科带头人、县级导师等已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

“原来名师都集中在县城内几所学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缺少教学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县教育局局长包庆余表示,随着教师流动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姚彩萍从姚庄小学流动到俞汇小学担任校长,提出学校要走科技特色之路。自此,学校在科技方面屡有建树:2012年朱建明老师的可旋转挤压水槽软管、除臭马桶垫两项发明申请获得国家专利。

“连续3年,每年都有流动的重点。”包庆余表示,第一学年重点在名教师、中层干部流动,第二学年重点是校级领导流动,第三学年是普通教师流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县教师流动共573人,其中城乡互动320人;36所义务教育学校132名校级领导中66人进行了流动,其中31名校级领导流动到农村及基础薄弱学校;全县有137名骨干教师流入农村学校,尤其是34名名师主要流入农村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名师全覆盖。

城乡统筹的判断题,蕴含着嘉善人的发展理念。城乡互动,农村居民获得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从而达到城乡和谐。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