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红利要“钉钉子”

贵州: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红利要“钉钉子”

摘要: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遇到“深水”就绕道走,碰到“高山”就打退堂鼓,改革就会半途而废,改革红利就是“水中月”。必须一抓到底、“一竿子插到底”深钉钉子,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核心提示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已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红利”是经济学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发展阶段所具有的发展优势,以及利用这种发展优势所带来的效益。比如,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等等。通俗地讲,改革红利就是通过深化改革、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效益。然而,改革红利的取得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面对正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必须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钉钉子精神”,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逐一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需要“苦钉钉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钉钉子,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但若一根又一根地钉下去,会导致手麻臂酸,时不时承受切肤之痛,需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扫清障碍。所以说钉钉子绝对是份苦差事。改革也一样,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水塔桥的决心,不怕苦、敢吃苦、能吃苦。一是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狠劲。毋庸讳言,由于改革进入深水区,今天的改革难度更大。“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面对“硬骨头”,倘若没有那么一股劲,不敢、不想、不愿触碰矛盾问题,不但改革无法深入推进,发展也很难乘势而上。必须做好多流汗珠子、敢流血珠子的思想准备,勇于担责,敢于“亮剑”,在荆棘丛中杀出一条血路。二是必须要有忍受阵痛的勇气。“阵痛”是必需的,没有“痛”的改革必然会流于形式,只有忍得一时之痛,才能获得更久远的红利。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各种市场主体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这些都是改革要付出的代价。三是必须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改革绝不是喊口号,关键还在于落实。要确保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快速落地生根,开出发展之花,结出建设之果,就决不能安于现状、坐享其成,而必须强化吃苦精神,不图虚名、不尚空谈,继续扑下身子、埋头工作、实干苦干。

  需要“准钉钉子”

钉钉子首先要想好往哪里“钉”,找准一个点,让榔头敲得准、敲到位、敲到点子上。改革错综复杂,首先要准确定位,找准点,才能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是准确把握改革的价值取向。改革要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无疑是全社会最大公约数之一。必须准确把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取向。只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的吸引力才能被提升起来。二是准确把握改革的重点。必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面释放深化改革红利,必须牢牢把握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准确把握改革的总目标。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才能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