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限下班前放人”的叫嚣,底气何在?(4)

【案例】“限下班前放人”的叫嚣,底气何在?(4)

“限下班前放人”式的执法干扰,根本上还是问责机制缺失所致。近日,中央纪委研究室撰文称,现在,一些被揭露查处的大案要案,实际上已经存在好多年了,却迟迟未能发现,结果愈演愈烈、触目惊心;有的地方长期存在团伙性的腐败活动,涉案人数很多,活动范围很大,也迟迟未能查处。之所以如此,还在于受机制所限,办案过程中“攻守同盟者”和“保护者”太多,执法办案难度太大,权力的干扰力量太强,导致办而未果,办而未结,或者点到为止,只打苍蝇未拍老虎,并使得腐败现象愈打愈烈。

要破解“限下班前放人”之困,必须补强干扰问责机制,让执法办案的腰杆硬起来才行。当前必须回答的问题是,“限下班前放人”的底气何来?显然是源于对干扰者缺乏问责追究机制所致。一方面,检察、纪检等办案机关,要建立和完善“非法干扰办案问责制度”,对干扰行为进行制度层面的破解;另一方面,还应综合入手对权力行为进行约束,将遏制权力滥用作为营造良好的办案环境的基础。前不久,中央纪委研究室指出,体制障碍是最大的障碍,机制缺陷是根本的缺陷。对此,中纪委明确指出,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包括党委和纪委的责任。

破解“限下班前放人”干扰的困局,同样离不开“一案双查”式的制度确立。对此不仅要继续加大对案件的侦查力度,更应对部门领导和相关纪委负责人明确责任,让保护者、干扰者和不作为者付出必要的代价,承担相应的风险,其行为才会有所收敛,执法办案的环境也才会得到优化。

“限下班前放人”,腐败竟能如此叫嚣!

类似的事情不仅在京城有,而且在全国各地不同级别的城市都曾经上演过腐败分子的张牙舞爪。但就是这些见不认得人的腐败分子,他们却要和我们耍横。因此,对于这样的腐败分子及其帮凶,应当依法一网打尽,不留后患。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法治社会,什么是依法治国,什么是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什么叫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

然而,通过腐败分子及其帮凶的闹腾,我们也该进行深刻反思:为什么腐败分子会如此嚣张和猖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高级官员甘愿冒风险为腐败分子助威呐喊?说明我们的反腐败工作还存在着责任问责不到位的缺陷和短板,说明我们的某些官员不觉得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他们根本不懂得人民可以给他们权力,也可以剥夺他们的权力。尤其是在责任问责方面,是因为某些官员认为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上的所有权力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根本不把民主监督放在心上。

然而,也正因为某些官员所把持的权力没有受到足够的监督和责任问责,使得那些官员更加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但是,从今以后那些拥有绝对权力的官员就要受到责任问责。因为中纪委已经颁布了新规,重大腐败案要进行责任追究。只有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才能使各级官员的权力欲望受到限制,才能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才能让各级官员把权力真正用于服务人民,才能让各级官员把权力用于忠诚党的事业。

因此,如果以后再出现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让检察官“限下班前放人”,那就要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哪个贪官的真实姓名,以及恐吓检察官的人究竟是谁,要让他们的一切丑恶嘴脸暴露在阳光下,让全国人民和检察官一起和那些腐败分子算算账。唯有如此,才能让腐败分子和他所拥有的保护伞无处藏身,才能让我们依法将他们一起打掉。同时要把为腐败分子说情记录在案,并进行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让反腐败的工作人员解除所有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安心把反腐败的工作专心致志地干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