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更是顶着部委大机关“从来没有人敢查我们的人,限你们下午下班前放人”的霸气,只能说这个检察官不简单,面对疾俗丝毫不避让、退缩,面对腐败迎面顶上、刚直不阿,值得称赞。回过头再来看个别衙门的嚣张,原来权大于法的事实依然存在。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反腐败不仅要着眼查办案件,更狠抓制度建设养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重新取信于民。
据闻,对反贪检察官来说,办案过程中,各种来头的招呼、说情如同家常便饭。“通常一件案子到手上,各种拐着弯的关系就会找上门来,家人、同学、哥们儿、上下级等等,甚至有的单位会拿着公函上门做工作。”这与我们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有关,社会发展几千年,几乎就是一部人际关系史,亲情、恩情、友情、甚至师谊构成了立体化的社会,关于权力肆无忌惮的事不知几例,单位出具公函为职工子女上学开条,以公之名宴请人事部门为孩子谋职寻求方便,到公家单位为犯法官员公函求情再到今天的“限你们下班前放人”,权大于法之景跃然纸上,在狠刹“四风”,遍走群众路线的普照下,居然还有些冥顽不灵的人在依仗旧势欲螳臂视听、阻碍公法,是真碍于威信扫地还是利益勾连?
肃清权法交织、权责不清的壁垒,固然需要无数张京宏这样高尚无私、刚正不阿的反腐斗士,正是因为他们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崇高热爱,对法律的无比尊崇,才让法律绽放出正义的光辉;但更需要国家制度的给力,一个斗士,如果没有宝剑盔甲在手,怎么杀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赋予执法者动力和坚持的准则,也为违法乱纪者拉起一条高压线,只有切实加强制度监督和问责的力量,才能彻底让这些“权大于法”真正消失殆尽。
“居高位者贪腐危害巨大,但对于那些与民争利的‘小官大贪’,也不能掉以轻心。”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反贪局长张京宏说,“‘老虎’固然要打,‘苍蝇’也不能放过,只要是贪腐者,我们就要‘死磕’到底。”而“死磕”的资本便是证据。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一个案子,说情的人可能很多,同事、朋友、家人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大公无私,除了一颗反腐的坚定决心外,还需要以不变应万变的灵活头脑。而如何“应付”这些说情、打招呼者,证据便是排除外界干扰最好的“挡箭牌”,用证据让说情者无话可说,就需要前期做细案件的调查摸底工作。
新的一年,中纪委反腐大刀挥向体质,“严厉惩处”、“零容忍”等成为反腐关键词。当然反腐需要制度保障、官员自律、群众监督、体质发力。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