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经济发展凝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经济发展凝聚共识

摘要:人民日报头版今天刊登评论员文章——《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文章指出,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辛鸣:对于我们社会来讲,我们是一个理想的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我们一种理想社会状态,我们所应该有的,如果说我们没有基本的自由和平等,那么这个社会它是不值得追求和希望的,而自由和平等要靠什么呢?要以公正和法治做保障的,一个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也不是人民群众所向往的。这八个字是把中国社会我们所希望的理想状态把它给提炼和概括出来了,所以说这是我们社会价值导向和要求。而我们公民层面这八个字,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基本的底线要求和底线思维,我们作为最基本的公民,爱国这是我们最起码的底线要求,如果一个人不爱国、不敬业、不诚信、不友善,他怎么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怎么能为我们社会、为我们国家做贡献呢?所以这样的是公民层面我们从底线要求方面对我们价值观做出了要求,所以我们把它称做叫价值总值。这么三个方面,既有目标层面,又有导向层面,又有底线要求,形成立体多维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济之声: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发展中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发生了改变。人民日报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势所趋、正当其时。应该说,正是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重大意义?

辛鸣:确实就像你刚才讲的,我们中国社会这些年来我们物质层面的发展是可圈可点,但是我们在精神层面上确确实实存在这样和那样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那么这么一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固然跟我们的这种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点,这也是我们中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和变化过程中间不可避免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曾经认为好的已经接受的其价值观,随着我们社会发展和转型,可能越来越不适应了,越来越需要改变了,但是新的价值观有没有形成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价值空虚、价值紊乱和价值迷盲。正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说我们要想建设一个新的社会,那么我们就必须跟新的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提炼出来,我们现在来看就是通过这么24个字为我们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建设提供这种价值的导向和要求,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好的,只有这样的时,我们这个社会才是有希望的。就像我们具体到我们经济发展来看,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能为我们大家所认可的话,我们就很可能达不共识,就是为什么要搞经济啊?为什么要发展经济啊?如果在这些方面,其实我们表面上看这背后是利益驱动,其实我们知道利益背后核心是价值观在起作用的。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价值观不同,那么可能看待好与坏,是与非、对与错就截然不同,这样就不容易形成价值共识,那么我们现在通过这24个字把我们中国社会的价值共识给提炼出来了,这样就让我们社会再往前发展的时候有一个最基础的,共同的支点,我们把它叫做兴国之魂也好,叫强国之路也好,还是叫立国之舵也好,这都是我们基于对价值观的判定。

经济之声:有了这种导向和要求,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实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怎样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以及生活方式并且沉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体格和民族的这种集体的人格当中呢?最后一分钟来简单说说您的建议。

辛鸣:我认为我们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共同努力,贵在坚持,而且不仅要有我们我们主体的坚持,我们社会制度体制也要配套,让我们社会按照社会核心价值观去做,就能得到认可和评价,它违背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要受到我说的处理和惩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实践的共识,而不仅仅是理论的共识。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