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政绩考核需谨防三种执行倾向

改进政绩考核需谨防三种执行倾向

治国重在治吏,治吏重在考核。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这些不仅是干部考核制度的方向性调整,更标志着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去年年底,中央组织部发出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从制度层面明确了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导向。“言必信,行必果”,杰出的战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落实政绩考核新规需谨防三种执行倾向。

一防阴奉阳违、变相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一些地方政府普遍盛行。大量“短平快”、“土地财政”、“吃子孙饭”的项目让有些地方政府屡试不爽,依赖成瘾。尤其是一些后发展地区的发展愿望更为迫切,各级干部都负有层层分解的招商任务,招商引资成为政绩考核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长期片面追求税收排名、经济总量等指标,忽视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社会建设等基础性、长远性指标。加之受发展观念所缚,为财政压力所迫,极有可能以“约定俗成”、“暗渡陈仓”等方式,敷衍应对政绩考核新规,甚至阴奉阳违、变相阻碍,进而导致转变发展方式裹足不前。

二防断章取义、片面执行。要防止对政绩考核新政片面理解,借题发挥,完全放弃经济增长指标。要杜绝编概念、造声势、摆形象,搞不切实际的“跨越”、“升级”、“接轨”工程,忽视群众利益,不顾百姓诉求,把规划蓝图做成海市蜃楼,说起来很美,看上去很炫,飘在空中,沉不下来,贻误了真正发展机遇。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是不要GDP、不要经济增长,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没有变,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仍然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只是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GDP增加,并进行盲目攀比。因此,对干部来说,不是减轻发展的压力了,而是压力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由以往单纯比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以此引导班子和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三防标准不清、模糊执行。自古以来,在任官吏的功过行能须以一定标准进行考核,通过定期考绩,升降赏罚。但政绩有优劣之分,真假之别,潜显之辨,因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角度不同,人们对政绩的看法往往莫衷一是,标准不清就会导致评价不准,缺乏说服力和公信度。因此,要按照新的政绩考核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调整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废止不符合中央新要求的制度规定,树立科学正确的考核导向,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一张好蓝图抓到底”、“功成不必在我”的发展理念,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政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