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部党群关系发展史 (3)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部党群关系发展史 (3)

遵义会议后,中共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召开会议,顺应全国人民“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要求,提出要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且作出重大的政策调整,如将“工农共和国”改称“人民共和国”,对富农的土地财产除封建剥削部分外采取保护政策,用比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随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下,与张学良、杨虎城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西北地区抗日力量的联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发生,就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而事变发生后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从而停止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国共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以“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为号召。在抗战爆发之初国民党军队大幅度后撤的情况下,八路军、新四军却主动开赴敌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在经历日伪残酷的反“扫荡”后巩固下来。敌后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中共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坚持抗战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

除了坚持抗战,中共还努力改善民生、发展民主。进入抗日战争之后,中共将土地革命时期执行的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这是一个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抗日固然是他们的要求,但如果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不给其一定的物质利益,其抗日的积极性便难以激发,即使激发了也难以持久;对于广大地主富农而言,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作为中国人,多数人也是不愿当亡国奴、卖身求荣去作汉奸,他们也有一定的抗日愿望,但如果延续以往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富农土地的政策,又会使其根本的经济利益受损,以至于打消其参与抗日的愿望。减租减息的政策则既使农民减轻了负担,得到了物质利益,也使地主富农的根本利益没有受损。这一政策的执行,使根据地的民众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于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共还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例如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广泛的普选制,在1940年晋西北根据地的村选中,一般村庄参加选举的村民达到80%以上,甚至高达95%以上。为了便于不识字或老弱病残的选民参选,各根据地还创造了诸如“划圈圈”、“点豆子”和由选举委员会派人背选举箱上门等办法。“因为农民不识字的居多,所以用种种通俗的办法代替写票,有的地方叫选举做‘烧香窟窿’,那就是用香在被选人的名字下烧一个窟窿;有些地方的习惯,候选人各有一木箱,选举人在他要选的人的箱子里投一颗黑豆,也就算选举;有些地方,则由一个人背一只箱子,巡回到选民家里去请他们投票,这叫做背箱。”[19]为了团结广大中间阶层一道抗日,中共在各抗日根据地还推行“三三制”政策,即在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和各级参议会中,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主要是开明绅士)占三分之一。

此外,中共还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工作,尽可能减轻根据地群众的战争负担;在军队中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在地方开展拥军优属(抗日军人家属)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如此等等,密切了中共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抗日战争是中共发展史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抗战八年的结果,中共不但在敌后战场坚持下来了,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党员达到120万人,军队发展到120万人,根据地已有19个,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近1亿。之所以中共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最根本的是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抗日根据地群众所拥护。

抗战胜利后,中共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倡导建立各党各派参加联合政府。在蒋介石拒绝和平、决心发战内战的情况下,中共又接过当年孙中山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口号,及时启动土地改革运动,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获得了解放区农民的坚定支持。在实行土地改革的同时,中共明确宣布实行保护民族工商的政策,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一再重申,应当预先防止将农村中斗争地主富农、消灭封建势力的办法错误地应用于城市,要将消灭地主富农的封建剥削和保护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严格地加以区别,对于官僚资本要有明确界限,不要将国民党人经营的工商业都叫作官僚资本而加以没收;一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严禁侵犯。这不但稳定了解放区的民族资产阶级,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商业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消除了他们害怕“共产”的疑虑。这就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群众基础。

总之,中共在抗日战争中之所以能取得巨大发展,在解放战争的国共较量中最终打败国民党,最根本的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共产党人的模范行动赢得民心的结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