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导向
——在研史中强化担当
对历史的研究,是对历史问题的研判,是对历史规律服务现实效果的检照。因此,研史反映的是学史后的反思与升华,体现的是用史的前提与保证,是让历史理论走入现实的“桥”与“船”。
当前,我军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社会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一些“恶搞”党史军史的言论画作混淆是非,西方敌对势力把歪曲、否定党和军队的历史作为对我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我军兵员成分的变化,部分青年官兵对我党我军的历史和传统感受不深、了解不全,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能否做好这项工作,事关党和军队的生命和形象,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坚持战斗性。遵循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把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研史的具体工作中。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的观点,客观评价我党我军前进道路上的历史事件,大张旗鼓地揭示我党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规律。坚持用史实说话,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言论,敢于迎上去针锋相对地作斗争。
增强主动性。动力源自责任,使命呼唤担当。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史军史工作者要大力培育研史去伪存真“虚不得”的使命感、正本清源“等不得”的责任感,自觉把研正史、正视听当作崇高的事业来追求,当作神圣的责任来担当,当作严格的纪律来执行。要主动聚焦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部队建设的前沿问题、官兵关注的现实问题,敢为人先据史论理,抛开名利建言献策,让高层次、高质量、高起点的历史经验与智慧进入决策、服务现实。
讲究科学性。研史不是院校机构的“专利产品”,也不能仅靠研究学者个人“单兵作战”,需要各方关注、广泛参与、共同作用。党史军史研究部门要在协调各种关系,疏通工作渠道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发挥好主导作用。探索实现资源共享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党史军史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向军内开放、有计划地向地方开放、有选择地向世界开放,从而把党史军史工作做得更加生动活跃、富有成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