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要找准服务坐标

教育实践活动要找准服务坐标

核心提示:“有的机关党组织到农村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或是乡镇自己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多以给钱给物为主,这也很好,可是与农民对接的不够,导致是服务是阶段性的和送温暖式的,农村其实更需要持久性的和长远性的服务。”小李是一个偏僻村的大学生村官,说起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他总是这么说。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新时期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型党组织为党的各级组织紧密联系服务广大党员,紧密联系服务广大群众创造了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组织工具和组织技术。一直来,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党的各级组织都紧紧围绕服务这根主线有效推动工作,但我们也不得不说,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对接不好,找不准服务坐标等现象。

“有的机关党组织到农村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或是乡镇自己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多以给钱给物为主,这也很好,可是与农民对接的不够,导致是服务是阶段性的和送温暖式的,农村其实更需要持久性的和长远性的服务。”小李是一个偏僻村的大学生村官,说起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他总是这么说。

其实,除了小李说的农村,还有社区、企业,甚至机关都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即在农村没有找准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服务坐标,在社区没有找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服务坐标,在企业没有找准让职工和企业共成长的服务坐标,在机关没有找准下到基层保民生的服务坐标等等。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准服务“坐标”,就要让服务内容契合群众需求。要拓展服务内容,不断健全民意收集、民事反映、民情分析等制度,全面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找准服务的方向和重点。要找准服务“坐标”,就要让服务方式跟上时代发展。要建立健全民意响应和民声反馈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亟须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回应解决,努力做到群众关切的事、事事有回音,向群众承诺的事、件件有着落。要找准服务“坐标”,就要让服务持久长效。服务意识是基础,服务质量是关键,评价机制是保障。要增强服务意识,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要提高服务质量,变“我要服务”为“做好服务”;要完善评价机制,变“做好服务”为“长期服务”。要确保把服务持之以恒地做到群众心坎上,把服务的责任和过程都置于“阳光”下。

群众参与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风向标”,改进作风的“指南针”。因此,要找准坐标,就要最大限度地引导群众参与,听群众意见、请群众把脉、让群众监督,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找问题,真正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支持、群众参与、群众检验、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最终才能一起唱响践行宗旨的“大合唱”。

(作者单位:云南保山市委组织部 )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