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全面铺开,笔者回顾总结深思,认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应当拥有“六心”,方可有效实现“三高”要求,即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真正确保“四善”并举,即善始、善做、善成、善终。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群众满意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党员干部要紧紧抓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六心”强力助推“三高”与“四善”,理应让群众满意的追求永无终极、永无止境。
思想不懈怠的持久恒心。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决不允许麻痹疲沓情绪有所抬头。不能局限在实践活动开展了、学习材料翻阅了、各个环节到位了、存在问题找过了;不能停留在检查材料通过了、民主会议开过了、整改承诺公布了、活动该告一段落了;也不能满足于公务接待简单了、文件会议精简了、工作纪律严明了、检查考核督办了;更不能安心于学习笔记摘抄了、体会文章撰写了、一线调研下去了、问题意见征求了;要确保整改措施抓准抓实了、建章立制健全完善了、“下回分解”响应有解了、人民群众舒心满意了。
原则不动摇的坚定信心。走群众路线,不等于简单地去满足和迎合群众的要求,也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一线群众当中去,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听取真言了解真情,并分析其需求和意愿的合理性,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这是走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还要经常反思自身存在的不符合党和人民利益要求的缺点和不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的政治素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
要求不打折的整改决心。“照镜子”知不足,即依据党的章程、廉政准则、作风规定、群众期盼、先进典型,正视自我、发现问题;“正衣冠”校形象,即依据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朋友;“洗洗澡”可除污垢,即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洗面革心,去污除垢,达到思想和作风上的纤尘不染、纯净清洁,实现干净做人、清白做事的目的;“治治病”保健康,即抓好问题的整改,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把成效体现在促发展、解难题、惠民生上来。
标准不降低的工作细心。群众评价是衡量群众路线的唯一标准,这就涉及活动解决了多少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是否真正满意,而这些都需要由群众打分、评判、验收。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认真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要自觉做群众路线忠实的实践者。首先要善谋富民之策。即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狠下工夫,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要恪守安民之责。即让群众安居乐业,促社会和谐稳定。最后要多办为民之事。即以作风赢得民心,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融于经常性工作当中去。
行为不松劲的满怀热心。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始时,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普遍比较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也比较高。但随着活动进入整改阶段,需要真刀真枪硬碰硬时,有些同志的劲头有些松懈了。因为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整改纠正,有些可能触及个人、“小团体”利益。在实质性的利益问题面前,有的松劲了、退缩了、妥协了,整改措施没有落到实处,与群众期盼的结果有一些出入。这些问题不仅折射出有些同志不敢担当的精神状态,更暴露出有的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思想的淡漠。在整改阶段,决不能任其蒙混过关。
措施不虚软的扎实耐心。对于活动中暴露和发现的“四风”问题,要坚决予以查处,绝不手软,尤其要防范变种衍生的新问题。总的来说,在反“四风”工作中,抓细抓早,敢于亮剑,那些明目张胆的顶风作案有效得到扼制。但不容忽视,“四风”新变种有所抬头。比如有的电商发明的隐秘的“拇指腐败”,令人难以实施监管;隐秘会所、农家小院有的堪称“低调的奢华”,公款消费转入地下;“最新行受贿潜规则”,更难觉察和查处。对于此类现象,要主动接受监督,尽早出台、完善相关措施,切实看好、扎紧、关牢制度“笼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