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闭会期间 委员如何履职?

政协闭会期间 委员如何履职?

摘要:双周协商座谈会是政协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之一,最早可以溯源到第一届全国政协。1950年4月,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起。内容包括听取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座谈时事政治等。“文革”开始后,“双周座谈会”中断。

今日,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至3月1日晚,大会已收到委员提案700余件。每年举行一次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制定的规则。那么在闭会期间,政协委员又是如何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呢?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姝

【调研考察】 跨省调研与领导观点碰撞

调研、考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渠道之一。数据显示,十一届全国政协调研考察活动达509次。

被媒体称为两会“炮手”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是九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5年内提交了150多份提案。现在他的身份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准备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与小产权房有关的议案。

“小产权房是担任政协委员时就研究的问题。”他对新京报记者说,虽然每年都提老话题,但每一年的提案都有新变化,“调研考察对于了解地方真实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特别是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后蔡继明很忙碌,跨省大调研每年至少5次,“有时是先跟地方领导座谈,再到基层调研;有时是先调研再座谈。无论哪种形式,都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每次调研,组员既有学者,也有官员,还有企业高管,“有时部级领导也参加调研。像小产权房这样的问题,我的观点跟一些领导不一致,经常争论。”他说,调研组各行各业的人聚集,时常观点“碰撞”,“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常规活动】 政协委员走进部委“常规化”

蔡继明说,除了调研考察,政协的座谈会等各类会议也很多,比如每年都会举办部分提案承办单位办理工作座谈会。各专委会也有常规性会议,比如经济委员会,一般每季度或每半年,都会召开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

全国政协提案委每年都会和部分提案的提案人走访相关国家部委。据人民政协网报道,去年10月3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带领部分委员走访国家发改委,了解《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及提案办理情况。这是全国政协首次由副主席带队走访提案承办单位。

蔡继明说,不仅在每年一次的全国政协大会上政协委员可以跟部长们交流,闭会时走进国家部委也很“常规化”。2008年,他提议取消五一黄金周时,就曾走访国家假日办,还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的假日调整方案座谈会。

2005年以后,全国政协的专题协商会也开始常规化。每次专题协商会,委员也会出席。去年7月17日,全国政协举行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专题协商会,会议“主持人”是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重要来宾”包括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这次专题协商会是全国政协2005年以来的第13次专题协商会。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