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全面改革要坚守的四大基点探析

新时期推进全面改革要坚守的四大基点探析

摘要: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时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之际,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总结了我国改革的成功经验,集中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通过了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为,当前和今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稳历史、发展、民生、理论的四大基点。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时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之际,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总结了我国改革的成功经验,集中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通过了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由于全面深化改革是如此的重要,而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改革又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能够做到深入扎实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首要的必备前提就是必须科学、系统、完整、准确地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并以之指导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高全党、全国人民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知水平,使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深入人心,方能够真正做到推动工作、加快发展,取得现实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为,当前和今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稳历史、发展、民生、理论的四大基点。

一、历史的基点:把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基点

必须看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基础上开始起步的,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绘的在日常生活中最终实现“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人能够各取所需”的大同境界,这样低下的建设起点实际上从立国之初一开始就决定了,发展、加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要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六十多年来,尽管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遭遇了诸多艰难坎坷,甚至也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失误挫折,我们党也总是主观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力求把好这一要务。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懈奋斗,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尤其是近35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改革意识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然而,当我们着眼于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基础还不牢固,国内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不合理、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许多地方生存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等一系列亟待处理的突出现实问题,毫无疑问,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现代化的实现水平还比较低,最终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很艰辛。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样的历史基点,自然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只能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实事求是地讲,六十多年来,我们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取得的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历史国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得以根本转换,换而言之,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阶段的现实,这就决定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所肩负任务的艰巨和繁重必然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必然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必然世所罕见。就此,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的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是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首先要把稳的历史基点。

二、发展的基点:把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根本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经济的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瓶颈、财政金融风险等突出矛盾仍亟待进一步消解,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生产技术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党和国家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可见,中国发展升级之路还很漫长,还不可避免的会经历这样那样的阵痛。就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需要注意的是,要妥善解决“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这些“硬骨头”和“险滩”、战胜这些“硬骨头”和“险滩”,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必须善于统筹协调、把握平衡,抓住抓紧抓好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断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这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将会失去赖以依托的物质基础。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将证明,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从1978年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们正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才取得今天这样巨大的建设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坚定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更要毫不懈怠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下功夫。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