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中国梦的文化之魂

塑造中国梦的文化之魂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中国梦是文化梦和文明梦。中华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和为贵”等精神内涵,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世界文明相协调、相融通。

冯骥才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

冯远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许江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在今天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创新发展将有利于国家、民族品格的重塑与再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构建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3月6日,刚刚结束小组讨论发言的冯远委员沉浸在深思中。

入夜,宾馆房间,许江代表再一次整理、研读讨论稿。他说:“为天地立心,其心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人生于兹长于兹的文化世界,是以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的蒙养久远而生生不息的生命基因。正是这种生命基因通过有形和无形的载体,代代相传,化身万端,形成一种族群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倾向。”

在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时,冯骥才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要避免‘发展文化’仅仅成为一句口号。国家要确立立体文化建设战略。”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应当如何进一步塑造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魂?怎样在新时期文化构建中,处理好理想与策略、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此,记者特邀三位代表委员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梦与文化传承

记者: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将怎样的文化精神融入中国梦?

冯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中国梦是文化梦和文明梦。中华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和为贵”等精神内涵,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世界文明相协调、相融通。

许江:古人所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仍应是当代国人的心志与担当。在当前全球境遇和本土建设、传统艺术形态与当代技术文化、终极文化关怀与时尚娱乐消费共生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化为基本切入点,提升国人的传统文化素养,推动中国文化精神的当代实践,有利于形成全民族的价值认同,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冯骥才:文化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使人精神幸福,让人充分享受社会文明成果。文化肩负着双重使命——推进文明的发展以及促进文化自身的繁荣。中华文化灿烂多彩,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独有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都蕴含在我们的文化之中。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