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新动向: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确定

改革新动向: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确定

自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 “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以来,不少民营企业积极申办民营银行,而民营银行细则何时出台等问题也成为业内关注焦点。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披露,经过反复论证和筛选,并报国务院同意,目前已确定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试点采取共同发起人制度,每个试点银行至少有2个发起人,同时遵守单一股东股比规定,分别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

今日(11日)上午举办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尚福林就民营银行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也再次提到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已确定,不过他表示,现在确定的试点公司仅是参与试点筹备,需要依法通过资质审查之后,再依法设立银行。

635301299772151107

首批试点企业名单

试点采取共同发起人制 民营银行挂牌时间未定

尚福林表示,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之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间银行,这是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也是中改办部署的今年要实施的一项改革项目。经过各地政府的推荐和报国务院原则同意,现在我们选择了一些民营资本共同参加第一批5家银行的试点工作,他们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

试点采取共同发起人制度,每个试点银行至少有2个发起人,同时遵守单一股东股比规定。现在所选的这些民营资本,仅仅是参与试点的筹备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依法对发起人资格进行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再正式提交筹建申请。至于说这些银行什么时候能够挂牌营业,主要取决于这些银行的条件是否成功。也就是说,挂牌营业的时间主要还取决于这些试点银行自身。

635301301184265588

今天上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答记者问

这次试点的选择,不是计划模式下的指标分配,也不是行政管理下的区域划分,完全是对试点方案的优中选优。在选择的标准上,主要考虑到五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要有自担剩余风险的制度安排。大家都知道,银行是管理风险的,它有风险的外溢性,所以要考虑到一旦出现风险以后,它能够承担风险,能够防止这种风险的外溢,防止损害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要有办好银行的股东资质条件和抗风险能力。比如说净资本充足,主营业务突出,以往有良好的经营记录。

第三,有股东接受监管的具体条款。

第四,有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战略。

第五,有合法可行的风险处置和恢复计划,用行话讲,叫做“生前遗嘱”。

在这五点基础上,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再逐步推进。

尚福林说,民营资本进入银行,法律上本身没有障碍,实践中也已经比较普遍了,主要是通过兼并重组和在银行改制、改造的过程中进入了银行业。真正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还比较少,真正自担剩余风险的并不多。所以,这次试点主要是试行自担风险的新机制。具体来讲,一是让资本说话的公司治理机制,二是让资本决策的经营管理机制,三是让资本所有者承担风险损失的市场约束机制。此前我们在这些方面还缺乏经验,为了防止整体试错,所以还是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