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一时代解读,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确立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昭示了党和国家的美好前景。
一、民族复兴解读。
只有昨天创造过灿烂文明和辉煌成就的民族,今朝才会有激情如此渴望明日的复兴。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多彩纷呈、薪火相传,悠久灿烂的民族文明之光曾在世界历史上大放异彩,是我们发展现代文明汲之不尽的思想瑰宝,更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永固基石。今天,走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我们,必须回过头来审视、汲取和挖掘传统的民族精神,并与时代精神相呼应、相结合。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是不断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生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当代人所必须肩负的重要责任。
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可取代的灵魂,更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文化复兴是“中国梦”的应有内涵,正是文化这根内在的精神纽带,培育了中华民族血脉同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盛世生威,乱世聚心,成就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分分合合、终成一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东方。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展现出文化个性与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腾飞,也不仅仅是大国地位的恢复,更不是“文明古国”的回归,而是古老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以新的姿态和形式走向世界。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责任和民族自信。
二、实现梦想离不开精神的追求。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育了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时代呼唤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来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始终把中华民族团结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是始终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我们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环顾世界,无论古代、还是近代,鲜有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不解体;也很少有国家,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民族复兴的“同一个梦想”。个中缘由,恐怕应该归因于我们民族精神的持久生命力。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现代,“革命理想大于天”的精神支撑激励先烈们排出万难、争取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精神的历史作用如此巨大。我曾经援藏6年,在西藏挂职期间,曾经参与筹拍西藏官方首部故事片《先遣连》办主任。尽管工程浩大、任务繁杂,但英雄事迹对我产生了精神力量。可以说,我们是用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加上辛勤的汗水和感动的眼泪,真情演绎《先遣连》,真实再现英烈们的风采。6年的援藏经历,使我愈发觉得,天上的西藏,人间的天堂。西藏广大信教群众的幸福感来自精神的追求, 精神的现实作用不可争辩。
三、中国精神中的西藏元素
西藏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斗争形势,孕育出五个特别的老西藏精神。这是中国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的当然精神元素。
(一)以信念铸造忠诚,方可永葆党性纯洁。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革命和建设西藏的先辈们浴血奋斗和辛勤汗水。和平解放西藏的坚定信念,扎根西藏的顽强意志,摧毁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农奴制的革命目标,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崇高使命,改变西藏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孕育了老西藏精神“特别能战斗”的革命意志。我认为发扬这种精神既是对先烈的缅怀,也是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珍惜,更是我们奋发图强、磨练对党忠诚的载体。
(二)“特别能团结”的博大胸怀是老西藏精神的宝贵境界,是西藏各族军民在保卫边疆、建设西藏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坚定自觉的革命精神。援藏实践使我更加坚信,团结是开展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刺向分裂势力的利剑,是各族人民携手共进的力量之源;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我们只要时时心怀感恩,尊重团结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同胞,就能形成各民族和睦相处、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局面,就能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为民族复兴凝聚起磅的中国力量。
(三)西藏特殊的环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艰苦的民生,决定了必须有奉献精神才能成就事业。作为老西藏精神的精髓,“特别能奉献”的崇高品质源自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源自对西藏人民的高度负责,是无数西藏革命和建设者牺牲自我的重要支点。有幸在雪域高原工作锻炼,注定是我人生中闪光的阶段、难忘的岁月。每当我思乡恋家的时候,想想先辈愁绪便飘然而去;当我在坚持中感到吃力的时候,想想“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便有了无形的力量。“特别能奉献”教育我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激励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识大体、比风格,把西藏作为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一方热土,以饱满的热情,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四)在西藏工作生活,不能吃苦什么事也干不成,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的责任担当不是苦熬,而是艰难困苦、玉于汝成的中华民族传统吃苦耐劳精神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照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检索自己在艰苦面前的所思所为,就会产生见贤思齐的心境,从而校正不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更加自觉地为党和国家、为人民担当责任,远离腐败。把个人吃苦与伟大事业、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会乐从苦来。这是特别能吃苦老西藏精神给我的深刻启示。
(五)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需要每一个在西藏的革命者建设者具备坚强的毅力,忍耐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方能完成肩负的使命和任务。“特别能忍耐”的超凡毅力是老西藏精神的可贵品格。一次的高寒缺氧可以忍耐,但许多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忍耐了一辈子;一段的寂寞可以忍耐,但许多人常年远离亲人,夫妻分居、父母子女天各一方;一时疾病可以忍耐,但许多人与高原病相伴一生。几十年来无数革命者建设者就是这样忍过来的!在他们的忍耐中,封建农奴制随风而去,贫穷落后成为往事……。忍耐与崇高理想相联系,在西藏就不再是寂寞和痛苦,而成为生存的支柱、工作的动力。我以为这就是最好的廉政教材。廉洁自律铸就美德,只要我们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做到慎独、慎微、慎情、慎友,就能保持心中的一片净土,抗住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为实现民族梦想出力献策,获得成功人生。
当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现在西藏,全区各族人民正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系统工程。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相信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定会早日实现,西藏人民定会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作者系西藏自治区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杨宏勇 )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